第110章也就每到三千萬吧,劉姐離了5000字求訂閱)
“外國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國的圓嗎?”
“去了美國也就那麼回事!”
“人家是發達,可那終究不是我們的國。”
火了,《beijing人在紐約》一開播就火了,而且是從上到下一整個火的。
上麵看到的是,這部劇很好的講了一個相當真實的中國人去美國之後發生的種種故事。
這當然是人家曹作者的親身經曆,而這也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親身經曆’。
因為去了美國之後,大部分我們國人根本就不會講什麼不好的地方。
基本上,全都是一股腦的說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先進。
就算是這些國人在美國確實是感受到了歧視,切身的感受到了傷害,可也絕對不會對國人說什麼。
甚至被搶了、被打了,都能包容,都可以說那是自由的。
而離譜的還不是這些,最離譜的是我們國人還真的就會那麼覺得,思路跟他們走,就也跟著認為被搶了被打了,也能包容。
這年頭真這樣。
總之,就不能說美國半點的不好,說了不好那就是你有毛病。
而這部電視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打破了這些東西。
當然了,肯定還有好多人是執迷不悟的,他們甚至在詆毀在反對。
但,這個電視劇確實反應了許多真實的一麵。
那開頭的姨媽,還有後來出場的阿春。
阿春這個女人在電視劇裡其實已經算是很收斂了,在小說裡那才真叫一個騷。
可就算是電視劇收斂,也難掩其本性。
得說,人家王老師演的確實非常的出色,說話都能帶著那麼點兒台灣口。
如此這般,上麵看到了。
其實,就對於美大使館排隊這個現象,許多國人打算跑去美國這件事。
上麵當然知道,也當然有想法。
可是,卻很難說什麼做什麼。
因為如果直接說了如何如何,可能會有反效果,或者會遭罵,比如:你們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搞好經濟!
這還是比較講究公序良俗的啦,那有些混不吝的得罵的更難聽。
再有就是,他老人家的那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時間會證明誰是正確的。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是真挺憋屈的。
現在,這部電視劇展示了許多真實,而且引發了很大的反響。
好機會!
幾大重要的報刊都發文,甚至央視自己也做了一些‘社評’。
現在還沒有焦點訪談,不然肯定得做一期專題節目。
但不管怎麼樣,接著這次來引導一波,這是得做的。
至於效果嘛……至少這算是一個從很被動轉向稍稍被動的過程吧。
其實,就當下的咱們國內的這種風氣,也著實有很多的原因。
不說彆的,美帝在當下確實是達到了整個藍星的巔峰。
海灣戰爭,號稱軍事世界第三的伊拉克,也就堅持了一個多月。
同年年底就是某超巨解體。
這一係列的巨變發生,整個星球上的人都看的清楚。
美帝確實已經是唯一的超巨了。
老布更是洋洋得意,意氣風發。
按說這貨也是有些大意了,原本以為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沒想到吃了小鬼子的大虧。
去島國訪問,結果小鬼子出損招,給他上了盤生魚片。
老布在當年差點兒被做成這麼一盤,現在看到這玩意,那真叫一個觸景生情。
吐的是哇哇的,而且他那是渾身亂抖,明顯的帶有強烈的身體應激反應。
那個時間點,真的是他覺得自己已經到了人生巔峰了,最強的對手剛剛被乾掉。
小日本,在老布看來算個什麼玩意?
沒成想,吃了這麼大一個虧。
而且當時還是電視直播,全美都看見了。
小鬼子也是有些東西的,他們合計的就是:你們搞垮我們經濟,我們就給伱使絆子。
老布還說不出什麼,隻能是啞巴吃黃連。
就這個昏厥嘔吐事件,在我們國內那也是真奇怪了,可以說是毫無波瀾。
許多人知道這件事還得是後來網絡大發展的時候。
所以,就當下的風氣而言,確實是積重難返。
《beijing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打開了一個口子。
確實裡麵也能看的出來,人家美帝很有實力,但我們中國人過去了,也有各種問題。
上麵有人抓住這個機會,引導一波,那群眾方麵呢?
現在還不是網絡時代,想要看到跟多的人如何評價吐槽,真挺難的。
雖然有一些電話反饋,以及寫信什麼的。
但這個就……看個電視劇就打電話去跟電視台反饋,是不是手邊就得有電話?
這年頭家裡按電話的畢竟還是少數。
於是,我們看這部電視劇所產生的效果,就隻能看一個方麵。
收視率!
壞消息是: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嚴謹的收視率調查,官方還是幾年搞一次調查。
好消息是: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嚴謹的收視率調查,官方還是幾年搞一次調查。
所以,我們自己搞唄!
……
華僑飯店,賓客雲集。
“於大爺,咱們這次肯定能成功!”
“那當然,但,也得儘量周道才好。”
“明白明白,咱們的《大撒把》一定會爆火的。”
“主要是得讓廠商看到真實的‘數據’。”
“這您就放心吧,我這回找的是國外的知名調查機構。”
“蓋洛普?”
“索福瑞。”
“靠譜嗎?”
“他們在日本已經做了很多年。”
“那在咱們這兒……能搞嗎?”
“反正,就是借個名頭。”
“嗯,不錯。”
王老二跟於小聲這次搞了一個大會,這個會當然就是向許多大牌廠商發出邀請,然後讓《大撒把》來唱主角。
可是這個主角雖然是《大撒把》,但配角才是真正的關鍵。
這個配角就是《beijing人在紐約》。
簡單而言,他們二人搞的這出就是,以《beijing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取得的成功,來給《大撒把》招商。
這似乎有些離譜,但實際上卻非常的符合商業邏輯。
道理非常簡單,這兩部戲都是講的一個題材。
出國熱。
《beijing人在紐約》成功了,那麼不久便會上映的《大撒把》也就一定能成功。
雖然這不是一個必然的關聯,即兩部戲的成功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
可是,在商業邏輯中,這不是問題。
我們可以將《beijing人在紐約》成功了,然後《大撒把》也會成功的這個邏輯,灌輸給廠商就行了呀!
很多的時候就是這麼乾的呀,而且,很多的時候就是取得了成功。
這在許多營銷廣告人的腦中,本來就是很常規的事情。
就好像於小聲搞的五行針跟哈慈杯。
這兩玩意真的有用嗎?
管那麼多呢!
隻要我們能讓消費者也就是電視觀眾,感覺到這兩個東西能帶來健康,能讓人延年益壽,這就行了呀。
有的時候,營銷的惡,就是從這方麵體現的。
而回到這次的案例當中,於小聲跟王老二還有一個巨大的‘把握’。
無論是《beijing人在紐約》還是《大撒把》,都跟一個人有關係。
他就是鄭小瓏!
都跟他有關係,還是很直接的關係。
當然了,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馮曉綱。
但眼下,馮曉綱顯然沒有鄭小瓏出名。
而且,就目前來看,馮曉綱似乎去跟白鋒搞一起去了。
於小聲跟王老二這邊,人家事忙不來了。
也沒什麼關係,一個鄭小瓏就足夠了,因為這位才是真正的主導,他還是央視裡的重要實乾派。
所以,於小聲跟王老二對這次的‘大會’,有足夠的信心。
很快,就來了不少的大牌廠商。
大會馬上開始,各廠商大佬想要投什麼趕緊的吧,我們這邊關於《大撒把》的衍生項目可是不少。
比如上映期間影院海報上給掛廣告。
還有上映之後上電視台的話,我們會拿到相關的時段。
一般現在電影上電視台,還是會晚一些,大概要10點以後,而這個時段,正好是於小聲手頭上的。
其實,於小聲能成為代理之王,他搞的那些垃圾時段廣告,一開始主要是從五行針還有哈慈杯開始的。
因為搞這兩個玩意,他就是拿到了不少的垃圾時段,之後拿的是越來越多,積累到最後,那兩玩意搞不下去了,被人揭穿造假等等。
於小聲之後換賽道,搞其他的東西。
這《大撒把》絕對是一個能提升他手頭上垃圾時段價值的重要項目!
那麼,配角的情況那?
鄭小瓏這次是會場的主角,他很快就向眾多的廠商展示了自己之前的成就。
“各位!《beijing人在紐約》這部戲,據權威機構的調查,目前已經是1992年國內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收視率超過了45!”
好家夥,45的收視率,這真的是非常厲害了。
之前《渴望》的9成收視率,那是現象級的作品。
而這年頭看電視的確實是多,能有了一兩成便是成功作品了。
至於30的節目,一般是新聞類的。
電視劇能超過四成,絕對是爆款了。
當然了,以上這些數據,大部分都是一些調查機構給出來的。
大家都不傻,現在確實是沒有官方的調查數據,可是,我們需要數據,那就去找一些調查機構唄。
雖然,這些調查機構的數據,可能有水分,可能不是太準,但畢竟是有。
有就比沒有強。
divcass=”ntentadv”就好像高考,老師也交過的呀,寫了答案彆管對錯,就是比空著強。
而且,鄭小瓏意氣風發的把調查機構的名字給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