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一方,再次被逼迫著讓出了2的票房分成!
彆看2不多,按照去年中國電影票房150餘億人民幣,2就是3億人民幣!
當然,在這一整個過程的背後,就是電影票價格的不斷提升,一線城市從2002年最低25元一直漲到今天的40元!
影視公司老板一提起提高票房分成,各方院線代表就不乾了!
畢竟院線是重資產,運營成本高昂,還得投資新的電影城,更新設備,利潤率是遠低於影視公司,院線的負債率可是遠遠高於影視公司的。
2010年中國內地銀幕總數6200塊,其中數字銀幕從2007年的700塊躍升至4100塊,再到目前全國銀幕數逼近10000塊,數字銀幕達到了7000多塊,這背後可是院線投入了重資。
影視公司每提升一個百分點的票房分成,無異於是在院線身上割肉。
整個會議室,影視公司和院線代表,一下子吵了起來。
李昊笑了笑,這方麵他倒是無所謂,因為昊天傳媒既是影視公司,同樣也有萬達院線,這方麵利益倒是差彆不大。
還好他坐的是在導演這個圈子,不需要兩麵不是人。
領導們都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這種利益的分配,最是頭疼。
看了看時間,領導宣布散會休息吃飯。
王常田、於東、王忠軍等人一個個臉都紅著,剛才他們的聲音可是最大,還有就是張衛平,張衛平直接對著作為上麵的韓三坪開炮,再次罵韓三坪是電影行業的座山雕。
大家一起吃飯,討論著電影的未來發展。
“我看啊,這電影市場是做不大,哪怕算上電視劇市場,也就那樣。”王忠軍說道。
“李總,你怎麼看?”於東看向李昊。
李昊吃著便飯,吃得津津有味著:“我的看法麼,我想未來十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能夠超過600億!”
“嗬嗬,600億,不太可能,北美總票房也就100億美元,也就是690億人民幣的規模,好萊塢電影工業先進、成熟,我們還差得遠,彆說十年了,就是二十年,我們中國電影總票房也不可能達到600億!三四十年還差不多!”王常田笑道。
於東也笑道:“十年能夠增長到250億規模,我們就是睡覺都能笑起來,李總太樂觀了。”
李昊笑了笑,沒有多解釋。
他印象中,隱隱記著,好像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六七百億規模,他說600億都是保守了說。
可惜這種事,說出來了大家也不相信。
沒辦法,當初中國電影坍塌式萎縮,大家都還印象深刻著呢,堂堂的中國,13億人口,年度總票房竟然才9億,想想都覺得駭人聽聞。
而王忠軍、於東、王常田他們,都是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
他們對於那時候的記憶特彆的深刻,一部電影能夠賺個一兩百萬就樂得合不攏嘴。
馮曉剛1997年就牛逼轟轟的,為什麼!?因為他拍攝的《甲方乙方》票房就超過了三千萬,馮曉剛就大賺了120萬人民幣!
90年代,一部電影,就狂賺上百萬,而那時候其他導演還在賺著幾千塊、萬把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