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思索
李昊當天晚上,住在了半島酒店。
洗了個澡,李昊躺在床上。
微微眯起了眼睛。
嘉禾院線在香江,市場份額差不多在15左右,不如百老彙院線以及立基集團的ua院線,而且都是設備比較老舊的,一塊iax銀幕都沒有。
但是李昊也沒想去收購其他院係,或者在香江重新建設院線。
因為這裡的地價太高了,租金太高了!
香江時代廣場一家電影院的月租金現在就到了2500萬港元,這還光是租金,誰負擔的起,那開電影院就是往外撒錢了。
一家電影院月租金2500萬港元,一年就是3億港元,而要知道,香江市場總票房才19.86億港元,200塊銀幕,40家影院!
要是都按照那高昂的租金,院線不但賺不了錢,甚至還賠本著。
都說港片衰弱,在尋找原因。
其實在李昊看來,港片衰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星片酬太高、市場萎縮、影院租金太貴無法更新設備改善環境。
香江電影市場總票房去年19.86億港元,那可不是說都是屬於港片的,大部分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好萊塢電影占據香江電影市場的60以上!
也就是說,屬於港片的,大概一年就是五六億港元!
李昊拿下嘉禾院線,為了就是觸角能夠伸到香江、寶島、新加坡等地。
而在內地市場,每一個好檔期都有一部昊天傳媒製作的精品電影,狙擊香江電影,同時將電影放在香江電影,去衝擊香江電影的票房。
香江電影,絕大部分利潤點,是在內地,而不是在香江。
在香江,賣得再好,都收不回拍攝成本。
一旦內地也打不開市場,那麼香江電影就不可避免地進一步萎靡。
慢慢磨,再加上嘉禾院線重組以後,那麼香江電影的空間就進一步受到擠壓。
遲早有一天,能夠磨死所有頑固之人。
就像這一次《澳門風雲3》,香江這一邊預測,可是能夠拿到八九億票房,現在卻是大打折扣。
而這種現象,絕不會是隻有一次,而是會不斷上演,不斷地磨,磨到崩潰,磨到屈服。
老一輩傲,那就扶持拉攏新生代。
老一輩經曆香江電影黃金時期,會去懷念黃金時期,心中有一種傲氣。
可是新生代可沒有!
說實在的,相比起南洋,李昊更加青睞日本電影市場和韓國電影市場。
日本電影市場,長期是世界第二大市場,哪怕被中國電影市場超過,但是日本電影市場規模依舊有121億人民幣,比整個南洋電影市場加起來都要大得多。
而這麼大市場,海外電影往往能夠占據差不多50的票房,也就是60億人民幣!
《火星救援》、《九鼎記》係列、《鬼吹燈》係列電影,都在日本賣得相當不錯。
而這一次,《長津湖之水門橋》,就在日本電影市場賣得不錯,《長津湖》的影碟在日本同樣也賣得相當不錯。
不過日本電影市場固定了,也很難重新建立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