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開炮
會場裡。
眾人寒暄過後,廣電的領導也全都到場。
李昊略微有些詫異,來的領導不少啊,看來對這次的研討會,上麵還是很重視的。
領導發言後,第一個代表影視行業發言的,就是李昊。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們,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全年我們電影票房達到了558億的總票房,成功突破五百億大關。”
“這是可喜可賀的成績,也是了不起的成績。”
李昊自然是要對去年中國電影先讚揚一翻。
相比去2015年的489億票房,今年毫無疑問增長了一截。
增長69億票房,這不是小數字。
但是如果換算成增長幅度的話,那就是14.11!
如果是國家經濟gdp增長14.11,毫無疑問是了不起的成績。
但是放在中國電影市場,那就是屬於難以接受的。
因為過去十幾年,中國電影市場是爆發式增長,早已習慣那種爆炸性數據的增長。
從2002年張一謀《英雄》拉開內地大片時代,中國電影市場增長率就沒有一年少於27!
至於30、50甚至70的增長,又不是什麼稀罕事。
現在全國銀幕數量達到了4.1萬塊,但是結果卻是票房增長放緩,創下二十年最低增長。
在年初的時候,業內人士樂觀的預估2016年全年票房可以達到600億,現在已經徹底破滅。
隨後李昊話音一轉,將矛盾對準目標:“近三年來,眾多資本的亂入已經綁定了影視行業,由於炒作虛高、掙錢過分容易,電影市場滿溢泡沫的同時,也使市場爛片泛濫、亂象橫行。”
“電影票房越來越高,但灑狗血的、胸大無腦、不說人話的電影居多。最近幾年觀眾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已經不再單純為視覺效果、全明星陣容的電影買單。”
“為了中國電影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我建議主管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力度。”李昊此時完全不怕得罪人,他亮刀著:“比如這幾年,不斷有演員去當導演,甚至還有作家當導演,這種當然不是不行,大家希望當導演,我們應該鼓勵、幫助他們,但是首先得對導演這一行了解,具備基本的導演素養、能力,才能當導演,因此這一方麵,我建議主管部門可以出一個規定,那就是導演必須擁有導演資格證,我們也不需要進行導演分級,但是起碼一個資格總得有吧。”
“演員要當導演,可以;小說作家要當導演,也可以,但是請先進入院校修一修導演課,修個二三年,具備基本的導演能力,再去當導演。”
李昊這話一出,頓時很多人臉色就變了。
這一刀,幾乎斬斷流量導演的路!
大部分明星,文化水平都是相當低的,真讓他們去修導演課修個兩三年,那流量都不再了。
“如果實行導演資格證,我想我會第一個報名參加去考試。”李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