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鬥破2首映禮加更4,求訂閱)
對於這種伎倆,李昊看得一清二楚。
無非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然後進行倒逼而已!
可是要知道,整個影視行業平均毛利率為20.72!
放在各行各業裡麵,都是屬於佼佼者!
能夠賺錢的行業,你不做自然有人做!
這幾年,影視行業流行著‘對賭’。
僅僅幾年,再提到‘對賭’,浮現在大眾腦海的往往是負麵印象。沉迷賺快錢、一味拚業績,給影視作品的藝術性帶來了傷害,近年來一些電影、電視劇便招來了不少抱怨。
什麼新模式,到頭來搞得一地雞毛。
而這種對賭,又出現在電影發行,發行公司往往會與製片方進行保底,而這其實也是一種對賭。
然後這就衍生出很多問題,什麼買票房等等之類。
去年的時候,在電視、電影方麵,其實都是出了重拳!
對於明星片酬,自然最大的重拳就是要求演員片酬頂多占電視劇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這是凶狠的一刀!
導致明星天價片酬紛紛進行降薪,當然這是明麵上的,暗地裡麵,不少明星的片酬折入了投資之中。
而對於影視公司,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一劇兩星”,雖然有著網絡直播權收入,但是也讓影視公司在投資時不得不慎重。
對於電視台而言,采購電視劇也需要很慎重,畢竟采購成本提升,風險極大,一出現問題損失就大了。
去年獲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許可證》的公司共14389家,相比2016年的10232家增長了40.63。
當然,獲得電視劇甲種證的機構數量僅113家,比2016年的132家反而減少了,從中也可以看出,雖然具有電視劇製作資質的機構數量眾多,但是真正從事電視劇製作並獲得發行許可證的機構占比較低,行業內實際供給方並不多。
說得再直白點,就是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空殼的,包裝出來的而已。
去年的影視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數量隻有314部,13470集,這麼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當然,電視劇行業,2017年屬於行業洗牌加劇的一年,從以前大搞流量,電視劇逐年向以質取勝轉變,倒是出現了一些不錯的電視劇。
而電視劇市場需求可是非常旺盛。
說實在的,哪怕這些影視公司都不做電視劇的,隻要有新的錢進場,那麼依舊會有源源不斷的電視劇製作出來,因為電視劇製作團隊還在,水平也在!
而精品大劇互聯網版權價格,可是持續增長了,到了今年1500萬集已經出現了好幾部,幾大視頻網站依舊在持續燒錢著。
電影市場,那就更不要說了,每年電影票房總量雖然這兩年變緩了,但是增量卻依舊非常可觀。
特彆是隨著中影加大了三線城市、四線城市、鄉鎮電影院的改造,誰都不會懷疑,電影市場將會進一步提升,畢竟基數增大了!
而且國家稅收優惠在文化產業是很大的,比如像昊天傳媒等幾家按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是15,再加上地方的稅收優惠政策,稅負就更低了。
這些影視不乾,他們一退出,立馬就有公司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