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華藝的算盤
有人說,港片是自己搞死自己。
這句話未嘗沒有道理。
跟風現象無比瘋狂,影視版權保護,根本就沒有。
大多數人想著是模仿跟風,而不是去創新,也不是好好地拍電影。
港片衰弱,華語電影進入大陸影壇為主導的新時代,雖也有跟風現象,卻不像香江電影時期那麼瘋狂與明顯。
這裡麵,可不是說內地影視公司比較高尚,有節操,而是因為版權保護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威懾著各方。
高爾夫球場,華藝的大小王兄弟邊走邊談,身後助理、球童、美女等七八個人不遠不近地跟著。
“所說,你這究竟是怎麼想的?”
華藝要拍《女媧補天》,並不是公司高層集體討論的結果,而是小王總忽然向媒體發聲。
以至於大王總接到一些合作夥伴的電話,被人問起時也是一臉懵逼。
華藝要拍《女媧補天》,老子怎麼不知道。
雖然說,大王總不斷隱於幕後,出現在媒體麵前次數越來越少,而華藝也仿佛進入了小王總時代。
但是彆忘了,大王總依舊是華藝公司的董事長。
小王總嗬嗬一笑,解釋道:“我是這麼想的,之前昊天傳媒的《後羿射日》那麼火,錢也沒少賺。如今一個續集,投資高達20億,被炒的這麼熱,這東風不借白不借!”
“哦,說說你的打算!”大王總不動聲色。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這種電影實際投資三四個億,就可以拍得不錯,到時候我們進行認購,投資就10個億,不過分吧,到時候我們都可以淨賺好幾個億,至於票房好與壞,其實不重要。”小王總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彆看電影宣傳投資多少,然後票房一出來算一算不賺反虧,結果其實影視公司大部分都是賺錢的,就是因為這裡麵涉及到投資的操作,以及避稅。
與其他行業不同,影視的成本多少是很難算的。
就說一套衣服,可以是50塊錢,也可以是500萬!
這種事想查,都很難查。
“導演方麵,徐老怪就很擅長。”小王總繼續說道:“考慮到徐老怪年紀也大了,精力不比從前,可以再找個導演,聯合執導。”
聯合執導,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一些大製作,再也不是一個導演了,而是兩個導演甚至是三個導演聯合執導。
“忠磊,你可彆忘了,昊天傳媒可不是吃素的,李昊彆看年輕,可不好欺負,他和周星池不同。”大王總提醒著:“彆忘了,《滿江紅》前車之鑒。”
《滿江紅》,可是昊天傳媒的一次實力展現,一發威各方都得賣麵子,得妥協。
誰說情都沒用。
如果是周星池,反正賴了分紅就賴了,欺負他就欺負了。
頂多被周星池的粉絲噴一下,又不會少了幾斤肉。
娛樂圈總是善忘的,過段時間大家就都忘了,哪怕有人舊事重提,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那又如何?”小王總反問了一句:“電影上映不了又如何?”
大王總一怔。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