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624同誌,你要孩子不要?
唐植桐剛來武漢的時候,晚上吃的四菜一湯中就有藕,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品種,但吃起來感覺澱粉偏多。
有澱粉可是好事,這玩意頂餓啊!
騎車來到月湖邊,唐植桐東瞅瞅西看看,愣是沒看到有人看管自行車。
興許是這邊地界大,步行太費事吧。
唐植桐騎著自行車緩行,這邊湖邊也有釣魚的,隻不過沒有江邊多。
有些人穿著製服,一看就是附近工廠的工人,旁邊放個竹筐,用一根長竹竿釣魚。
也有些人是騎自行車過來釣魚的,自行車鎖好放在身後,倒也沒人偷。
這個季節的月湖沒啥好看的,放眼望去一片殘荷敗葉的景象。
每片殘荷敗葉中總有那麽幾個穿著皮衣的人影,彎著腰,推著小木筏伏在水麵上。
隻見挖藕工胳膊伸在水下,不一會的工夫就能拽上一條藕,然後左右手配合,將蓮藕上麵的淤泥大概抹掉後,放在小木筏上。
釣魚的人與挖藕工似乎很有默契,作業區域劃分清晰,互不乾擾。
唐植桐一邊騎車,一邊往空間裡薅蓮藕。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唐植桐不薅尚未作業的區域,隻開掛撿點挖藕工已經挖過的地方。
而且也不是全都薅乾淨,隻撿著重迭的藕下手。
如果碰到某塊區域藕已經被挖乾淨,為了保證來年還能有藕長出,唐植桐還會在這塊地方塞上根帶藕芽的藕瓜。
整個過程有些費神,沒有在江丶河裡麵薅魚來的痛快,但唐植桐仍舊樂意這麽做。
高台唱儘繁華事,不肯低頭看眾生。
唐植桐重活一世,不願跟某些人似的隻顧自己。
蓮藕的進化決定了它們不可能長到湖中心,但凡水深一點都不會生長,所以大明湖畔的荷花都是長在湖邊。
唐植桐六十米的外掛很好用,也足夠用。
沿著湖騎行了大半圈,蓮藕也薅了個千把斤,唐植桐就收手了。
這時,一裝滿藕的木筏被挖藕工拖拽到岸邊,挖藕工整個人已經凍麻了。
在岸邊接應的人,快速過去接手,把挖藕工扶進臨時搭建的窩棚內,脫下外麵的防水服,裹上被子,又塞進一個暖水袋才算結束。
唐植桐在一旁恰巧看到這一幕,四九城吃藕的人恐怕想不到挖藕會這麽難丶這麽苦。
在很多地方,人們都將「打鐵撐船磨豆腐」稱為人生三大苦。
但在武漢這地界,撐船排不上號,挖藕更苦,讓擺渡人過來挖藕人家都不樂意乾。
即便是再熟練的挖藕工,一天挖個六七百斤頂天了,一般來說也就三四百斤,這還是在有相當好的保溫措施下。
而眼下,明顯沒有這種條件。
唐植桐本來都打算往回走了,在看到這一幕後,停住了。
「走走走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工具超人)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77/4932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