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公的書房裡,塞爾瑪瞪大了眼睛:“什麼?”
泰爾斯也呆呆地看著口出驚人之語的新老師。
這……
這這這……
你真的是來當教師的麼?
“我……”尷尬的氣氛中,不知所措的女大公張口結舌,半天也沒能冒出一個字來,隻能習慣性地向泰爾斯投去求助的眼神。
“希克瑟先生,”最後,還是看不下去的泰爾斯硬著頭皮開口了:“這個玩笑有些……我和塞爾瑪,我們……”
然而這種氣氛的罪魁禍首,乾瘦的梅裡·希克瑟卻依舊握著他的拐杖,似笑非笑地看著塞爾瑪。
下一秒,少女深吸了一口氣,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似的,然後——她果斷地低下頭,俯下身,去撿跌落腳下的那本《卡希爾·葉落詩選》。
似乎那非常重要。
把尷尬留給了泰爾斯一個人。
但他很快就不尷尬了。
“是的!”戴著眼鏡的老烏鴉側過頭,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泰爾斯。
老人單片眼鏡後的眼眸輕輕一眨,掠過張口欲言的泰爾斯,緊緊盯著塞爾瑪:
“你一定非常喜歡他。”
剛剛抱著書直起腰來的塞爾瑪又是尷尬地一僵,不得不出聲:“那個,我們隻是好朋友……”
泰爾斯頗以為然地點點頭。
“否則,沒有女大公的刻意保護,一個來自星辰的人質王子,”出乎意料的是,老烏鴉希克瑟臉上的戲謔慢慢消失,他沒有理會塞爾瑪和泰爾斯的澄清,隻是搖搖頭,繼續著自己的話:
“根本不可能在北地人的龍霄城裡,在群狼環伺的敵意中,安然無恙地呆上整整六年。”
兩位學生齊齊一怔。
隻見希克瑟的表情已經褪去了初始時的輕鬆和愜意。
儘管笑容依舊,但他眼裡的渾濁已經緩緩消失。
他把手上的拐杖拉得近了一些。
“你覺得呢,泰爾斯?”
王子回過神來。
他突然意識到,這位老人剛剛的話,絕非是在無聊地拿他們的關係打趣。
看來……
是他想太多了啊。
麵對希克瑟的詢問,放下心中尷尬的泰爾斯緩緩地歎出一口氣。
“我無法否認,”少年瞥了一眼臉色微紅的少女,心有顧慮地點點頭:“如果沒有塞爾瑪的保護,北地人們不會對我這麼客氣——我對此感激萬分。”
塞爾瑪沒有說話。
希克瑟則輕歎一聲。
“那麼,能否容我試問一句,塞爾瑪,”跟稱呼王子一樣,老烏鴉毫不見外也全無顧忌地直呼女大公的名字:“你的人民,你的封臣,你的屬下,為什麼對泰爾斯如此不客氣呢?”
“難道王子對他們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情嗎?”
塞爾瑪盯了泰爾斯一眼。
“不,泰爾斯沒有做錯什麼,”女大公用力地搖搖頭:“但他是個星辰的王子,所以北地人都有討厭他的理由——這是國家之間的仇恨。”
新來的老師眯起眼睛:“為什麼?為什麼北地人就該討厭星辰的王子?”
“十八年前,星辰的‘血色之年’裡,”塞爾瑪停頓了幾秒,她頗有擔憂地看看泰爾斯,見到後者臉色如常,這才深吸一口氣,開口回答:“我們——埃克斯特和星辰王國打過一場慘烈的戰爭。”
泰爾斯認真地看著依舊笑意不減,卻給人以莫名嚴肅感的老烏鴉:他突然有些明白希克瑟想聊什麼了。
“血色之年,當然,這是星辰的叫法,”希克瑟目光幽深,默默感慨道:“終結曆660年初到661年中,血色之年啊……”
新老師的目光一肅:
“所以,在戰爭裡,星辰人做了什麼事情?”
“才讓主動入侵的埃克斯特,對星辰王國如此恨意滿滿?”
泰爾斯皺起眉頭。
塞爾瑪猶豫了一秒,但在希克瑟的笑容下,她還是回憶起書本和過去上課的內容,原原本本地回答道:“因為《要塞和約》。”
“戰爭的最後,北地人在多方的壓力下被迫與星辰和談,甚至簽訂和約。”
“除了戰前在要塞西北的一片爭議林地,以及一些錢財上的賠償之外,埃克斯特沒有得到多少土地和戰利。”
“很多人——從大公到封臣,從貴族到士兵,都對自己已經攻破了北境,拿下了戰場上的勝利,結果卻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北方的事實不服,所以,”女大公再次小心地望了泰爾斯一眼:“所以他們覺得,這是星辰人用卑鄙手段帶給他們的恥辱。”
聽著一老一少的問答,泰爾斯想起國是會議的前夕,基爾伯特在馬車中向他敘述的一切。
【與其說這是一份和約,毋寧說這是一份屈辱記錄。】
“很好,所以這就是答案——與戰果不成比例的《要塞和約》,這就是北地人對星辰仇恨的來源,”說到這裡,希克瑟適時地露出疑惑的表情:“然而這個答案卻不得不帶來更多問題。”
“雖然你們彼時都未出生,”希克瑟一下一下地點著自己的拐杖,吐出一口氣:“但是,按照剛剛的說法,為什麼?”
“在埃克斯特已經獲得了那樣巨大的優勢,以至於整個北境和半個崖地都被他們擊潰的情形下,為什麼《要塞和約》會那樣簽訂?為什麼埃克斯特僅僅索求償款,卻放棄了每一片辛辛苦苦打下,已經占領了近半年的星辰土地?”
泰爾斯和塞爾瑪雙雙蹙眉,開始思考老人的話。
希克瑟轉過頭,和藹地看向星辰王子。
“泰爾斯,你有什麼答案?願意猜猜看嗎?”
泰爾斯微微挑起眉毛。
他的腦中閃過一片恒久以前的記憶。
依舊是在那個明亮的教室中,依舊是此起彼伏、劈裡啪啦的按鍵聲和筆記聲。
【葺仁,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答案?】
過去六年裡,這樣陌生而熟悉的記憶閃回並不多,至少不如他六年前在那些驚心動魄的冒險中那麼頻繁。
但它們絕非就此沉寂。
比如現在。
【社會關係,或者說,個體在社會關係圈中的位置,是怎麼影響個體行為的呢?】
【按照“理性人”的假設……那麼,明明知曉行動會帶來相應損失,或至少風險不可預期的情況下,為什麼不少的個體還要習慣性地按照關係的親疏遠近,跟隨並重複周圍個體的行動?】
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