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很慶幸的是無聊在工作還是在飯店,他的員工都是十分明智且努力的人,所以他很放心,而且很信任他們。而且他也覺得這樣肯定會做好。
因為很多時候難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做事情的人,做事情的人對了,也就成功了一半了。這是鄒和一直堅信的一點。
所以職場是非常需要智慧的。老板到下麵的員工。且不說事情能不能乾好,首先看他們對待職場的態度。如果態度對了,就準錯不了。
所以鄒和一直能找到那些比較靠譜的員工。不是鄒和眼光有多好,而且他隻需要看他們對待職場的態度就知道了。但是這點是很多職場領導缺乏的。
很多領導就想著招那些能力強的,能給自己帶來效益的。但是如果一個員工雖然有能力,但是態度不行,那他真的能持續帶來效益嘛。
相反那些可能暫時不能,但是肯定努力又上進的,反而才是難得的。
而且年輕人在職場敢於直言跟莽撞是兩碼事。一個人若是把自己的莽撞當作個性,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鄒和記得以前招聘過一個很聰明的員工。但是他屬於那種完全不顧及他人的那種。有一種極強的優越感。總覺得自己比彆人聰明,在他眼裡其他人,職場規則都沒有他厲害。
記得當時他才來上班不久,就當麵否定鄒和。鄒和不覺得這有什麼丟臉的,但是鄒和感覺他的做事方式,存在很大問題。
於是本來準備親自好好教導一番。沒想到他不但不聽,而且還覺得他自己才是對的,鄒和覺得他思想過於膚淺了。
果不其然,來了兩個月,每天吃飯啥的,沒人願意跟他一起,總是獨來獨往。而且還時不時覺得自己一個人可以抵好幾個。這讓很多人都很不服。
鄒和私下也總能聽到大家對他各種不好的看法。雖然他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鄒和最後還是辭退他了。因為對於一個團隊來講,不和諧是很不好的。一旦有人這樣做了,以後其他人真的會以為工作能力代表一切。
那這樣時間久了,團隊就會嚴重缺乏團結協作精神。但是職場而言一個人再能乾也比不過一個團隊的。
所以鄒和不要眼下短暫的效益,而是選擇了團隊的長久的發展。這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正因為這樣,他現在的團隊人人都好,大家可以共同進步。而且效益也在穩步的提升。
對於一個公司而言,老板對於領導層的選擇也是一樣的重要。如果那些隻會要耀武揚威的人,即便他能力再強,都不應該任用。因為這樣他會破壞整體的公司氛圍。
會讓下麵的員工看不清楚公司到底是怎麼樣的作風,會讓他們去效仿不好的作風。然後一個人這樣,十個人這樣,就會導致公司其他人也很不舒服。
最後導致公司整體的不團結,而老板能得到的隻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長久的發展。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一個公司老板的眼光極為重要。還有很多人說什麼職場也需要不同的聲音。水至清則無魚。這些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仔細一看不過是為那些想要特立獨行的找的借口罷了。
鄒和從來不信這套。如果一個職場真的有了太多的聲音了。那還需要領導做什麼。領導的存在就是統一大家的思想和作風的。
所以鄒和一直覺得領導很重要,領導的做事風格則會影響到下麵員工。鄒和還記得之前廠裡那些老同事當領導。公司的效益一直很難提升。
原因就是他們用人會看誰跟自己走得近,所謂的心腹。然後來決定提拔誰。所以提拔的人往往資質平庸,無法在其位發揮很大的作用。
而且這些人又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其他人。就這樣一層一層下來,導致能力居上的一直在最基層,而能力平庸喜歡搞職場那一套的則位於上層。
於是乾實事的很少,全都是套近乎這套。以至於公司的業績上不去效益不行。所以職場這塊鄒和看得很清楚。絕對不能馬虎。
而鄒和來廠裡以後,也也平息了不少這種職場的原來規則。也促使了廠裡效益不斷增長。廠長其實也很明白這點,於是廠裡有重要的項目就交給鄒和。
而鄒和每次都可以帶領自己的團隊很好的完成,時間久了,其他人也漸漸消停了。因為他們處處被鄒和比下去。雖然私下沒少貶低鄒和,但是最後鄒和都拿能力和效益來說話。
畢竟員工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特彆是那些願意好好工作,不斷進步的。也慢慢向鄒和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後麵都成了鄒和團隊裡的一員了。
所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特彆重要,員工多半都是在公司慢慢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有時候一個公司好不好,看員工也能知道一二了。
鄒和在職場混了這麼久,才慢慢摸索出來了這些。知人善用,嚴於律己,不斷學習。這樣才是職場需要的正能量,也是職場健康的環境。
雖然鄒和改變不了全廠,但是他會一點一點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團隊做起。雖然這不容易。但是也一點一點慢慢形成了。
廠長也很佩服鄒和這點。不僅自己優秀,還能很好的領導自己的團隊,很具有領導的能力。所以鄒和的團隊也被一步一步擴大。
廠長則是一開始就很清楚,怎麼做才有利於廠裡的發展。可謂很有眼光了。而且能一手提拔鄒和,相信鄒和,已經很足以說明其智慧了。所以廠裡的效益也在不斷增長。這其中最厲害的就是廠長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