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公裡的時候,李正感覺自己的肺都要炸開了,缺氧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眼前有些發黑的感覺,仿佛隨時可能一頭栽倒在地暈死過去。
這是拚到了極限的人體反應。
可一想到剛才張建對自己的輕蔑,李正身體裡就猛地湧起一股無名火,支撐著自己不斷邁開雙腿向前奔跑。
張建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一個豎中指的動作徹底捅了馬蜂窩。
在他看來,李正一個學法律的書生,體能再好也好不到哪去,至少跟自己是沒法比。
但他沒料到的是李正的性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倔強。
一個從十二歲就失去雙親和奶奶相依為命的孩子是早熟的,並且一定是倔強的。
沒點不服輸的勁頭,沒點百折不撓的精神,李正也不可能考上東海大學。
邵曉倩不是傻白甜,像她這種家庭出身的女孩子,看人的目光不可謂不準。
李正沒優點,邵曉倩也不會選他。
以往張建屢次挑釁李正都忍了。
可這次算是徹底觸了李正的逆鱗,忍屎忍尿也不能忍張建這種目中無人的家夥。
不就是個搞體育的嗎?
不就是從小在部隊鍛煉過嗎?
有什麼了不起的!
李正這回鐵了心鉚足勁要和張建一較高下。
短跑比的是爆發力,長跑比的是耐力。
耐力很大部分其實就是意誌力,很多人跑長跑不是體能上不行,是跑到一定距離之後意誌力垮了,那種人體到達極限時候出現的生理反應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撐過去。
李正現在不光是和張建較勁,他也和自己較勁。
這是屬於他的一種獨特的樂趣。
挑戰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
他想試試自己到底在極限狀態下能跑出怎樣的五公裡成績來。
嘗試在極限的狀態下自己能不能扛過去,撐到最後。
他不指望能立即超越張建,因為這不現實。
但死死咬住他,不被甩掉,這點可以做到。
明知不敵,也要亮劍。
電視劇上都這麼說,李正覺得自己應該向李雲龍學學,姑且就把張建這廝當做日本鬼子,贏下他,讓他不敢繼續在自己麵前人五人六裝牛叉。
吳一拿著秒表一路跟跑,他終於注意到這兩個有些不同尋常的兵了。
很顯然,倆人在較勁。
吳一高興得嘴都歪了。
因為這倆新兵的速度跑下來成績估計會在23分鐘內,或許會更好。
在新兵裡頭,這個成績已經很難得。
李正也好,張建也罷,都是他很喜歡的兵。
但作為班長,他更高興看到倆人競爭。
兵和兵之間,競爭和比拚是永恒的主題。
競爭越激烈,班長越高興。
因為競爭中會出人才。
“不錯!你們倆都跑得不錯!”
“李正,張建要甩下你啦!還不追上去!”
“張建,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什麼體育生,說什麼從小就去教導隊跟著學員訓練?你去那裡度假的吧!”
吳一那張嘴在一旁煽風點火,一會兒挑撥李正,一會兒又挑撥張建,一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模樣。
李正苦不堪言,如果吳一不是他的班長,他真想隨手在路邊抄塊搬磚把他砸暈算球。
張建同樣惱火。他被李正追得是上天無路,遁地無門,心裡都苦出黃連汁來了,班長居然還拿他吹過的牛皮來刺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