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壬辰戰爭,日軍大舉攻入朝鮮,久疏戰陣的朝鮮軍隊一觸即潰。這種情況下,隻能向大明求援。
萬曆二十一年(1593),明軍取得平壤大捷,同年四月漢城收複。然而潰退日軍並無退出半島之意,集中在釜山沿海設防,欲與明軍打持久戰。
此時,明軍的負擔很重,朝鮮貧窮無力負擔軍費。軍需隻能從山東海運。大明也感覺壓力很大。這種情況下,大明希望朝鮮能自己編練有戰鬥力的新軍,好解脫明軍的負擔。
明朝兵部右侍郎宋應昌上書朝鮮國王,建議從全羅、慶尚、京畿等道選募精壯,儘發副將劉綎、吳惟忠、駱尚誌等營,“令其所服衣甲與南兵同,所執器械與南兵同,令各營教師訓練起伏擊刺之法與南兵同,不數月間自與南兵無二。”
這支重新訓練的新軍成了之後對日作戰的主力。
國王李昖下令設立訓練都監,以戚繼光《紀效新書》為教材,編練朝鮮第一支職業化新軍,學習的重點是火炮技術,以期用重炮克製日軍先進的火繩槍。到萬曆二十五年六月,朝鮮采用戚繼光練兵法練成新軍2萬人,其中陸軍軍器寺各樣大炮達300位。
現在,李倧手裡有的軍事力量有兩支。一支是新軍兩萬人,裝備小型火炮和火繩槍。火炮為了便於野戰攜行,都是類似於三號以下將軍炮一類輕便火炮。或者是仿製自大明的小號佛朗機炮。
他們的小型五號將軍炮也有很多,基本都是日寇侵朝戰爭時期,在大明的技術和銅錠支援下鑄造的。這些三號到五號將軍炮都是短管,口徑較大,炮尾平整,炮身鑄造的有竹節和提手。(電影鳴梁海戰中,朝鮮水師戰船上裝備的就是這種炮。完全可以壓製東瀛的鐵炮火繩槍。)
如果是鍛製的則為鐵炮,外側有很多鐵箍。同樣帶提手。
朝鮮的火器兵,用獨輪車或者人力推拉的兩輪車,作為野戰機動的載具。和電影《大明劫》中孫承宗軍隊的炮兵類似。
另一支就是五衛兵馬。那五衛兵馬此時有多少呢。
這個沒有數據能知道。不過可以參考一下34年前,日本侵朝時期的情況。
日軍第一批次入朝作戰的部隊為宇喜多秀家帶領的9個軍團,合計15.8萬人,加上以九鬼嘉隆和脅阪安治等人組成的水軍部隊0.9萬人,總兵力也隻有17.8萬
在1592年,當時李氏朝鮮8道總計多少兵力呢?
當時朝軍在慶尚道駐有4萬人(1.8萬陸軍、1.3萬水軍、0.8萬警備部隊)
全羅道3.7萬人(1.5萬陸軍、1.4萬水軍、0.7萬警備部隊)
江原道4萬人(3.7萬陸軍、0.3萬警備部隊)
京畿道1.3萬人(0.5萬陸軍、0.8萬警備部隊)
忠清道0.6萬人(0.4萬水軍、0.2萬警備部隊)
鹹鏡道1.4萬人(1.3萬陸軍、0.1萬警備部隊)
平安道1.9萬人(1.8萬陸軍、0.1萬警備部隊)
算上京畿附近的禁軍,總計兵力在20萬人以上。
此時,李倧的五衛兵馬能湊出十萬人是不難的。
但是戰爭一結束,為了節省軍費開支,大規模的裁軍是必然的的。此時,整個李氏朝鮮保留十萬正規軍是靠譜的。估計陸軍不會低於七萬。水軍不會低於兩到三萬的規模。
金尚憲立刻出列反對道:“五衛兵馬承平日久,久不諳戰陣,倉促出兵,恐有閃失。此事還是當以招撫為主。”
崔明吉也跟著說道:“這些女真蠻子不過是一群餓賊,窮瘋了才會攻擊周邊城池。隻要給些錢糧可能就退回山裡去了。如果出動大軍,一旦有所閃失,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李倧的三角眼陰冷的掃了金尚憲和崔明吉一眼。這倆貨一直跟自己唱反調。要不是考慮到平衡朝局的因素,早把他倆下獄了。
畢竟他倆背後是五家做統治的其中兩家。輕易不好動他們罷了。
“此言差矣,這一次和以往不同。之前女真蠻子都是冬季餓瘋了,實在是挺不過去了,才會從山裡出來搶劫。一般都是三五百人一股。可今年是秋天他們就作亂了。而且是聯合起來作亂。”李貴聲若洪鐘,大聲說道。
李貴長得高大,麵向凶狠,一臉絡腮胡子,口水頭噴到金尚憲的臉上了,金尚憲有些畏懼的後退了一步,用袖子擦了擦臉。
“這是何緣故,這不是往年的打草穀!以求渡過冬季糧食困難。這是造反,是有預謀,有勾結的聯合起來造反。如果我們不及時撲滅,恐怕有大明建州之禍。”
“如果,這些蠻子效仿建州作亂,你們擔得起責任嗎。”
東人黨的人都一縮脖子。這個責任太大了,他們可擔不起。
這一次確實如李貴所說,十幾個女真部落聯合起來了。要說他們沒有勾結誰信啊。他們把能戰鬥的男人都拉出來了。人數超過兩萬。顯然其誌不小。
金尚憲等人互相看看,不再言語,否則真出了大事,將來他們就要擔責了。
李倧看看,沒有人反對了。緩緩說道:“寡人打算出兵五萬,從五衛兵馬中挑選精壯之士。再從新軍中抽調一萬人。配給火炮百門,鳥銃三千支。彈藥若乾。輔兵民夫再征發兩萬人,牛馬大車三千輛。五日後出征。”
眾臣看李倧決心已下,一起拱手高呼殿下聖明。
“眾位愛卿,不知哪位願意帶大軍出征啊。”李倧看向眾臣。
朝鮮仿效大明,以文臣督師。這種規模的出征必然要派出一位重臣才行。
東人黨人心裡冷笑,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讓誰出征不是早就內定了嗎。這種掌握兵權的大事,李倧怎麼可能放給外人。他有這麼坦蕩。
看到下麵沒有人說話,李倧冷冷的目光斜了金尚憲一眼。
金尚憲知道自己躲不過,隻好拱手說道:“臣以為將軍李貴,熟悉兵事,有多次平叛經驗,是最好的人選。臣舉薦李貴總督各路兵馬,犁庭掃穴,鏟除女真餘孽,還鹹鏡道太平。”
金尚憲是和西人黨不對付的,他出麵舉薦,顯得李倧大公無私。看起來,這個人事決定是客觀的,是公正的。
眾人紛紛讚同,大讚李貴是合適人選。
李倧昨日在後宮操勞,今日有些倦怠,看看也差不多了。就耷拉著眼皮說道:“那此事就定了吧。戶曹儘快撥給錢糧,工曹也準備好軍械。散朝吧。”
他心裡其實也沒把這些女真蠻子太當回事兒,六萬大軍足夠解決他們了。
 本章完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