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高麗大軍水陸並進,兵分五路攻入曷懶甸。
大軍先後攻破冬音城、石城、伊位洞金城等地,沿途攻滅百餘個村寨,斬殺女真人五千餘,俘虜兩千餘人,歸附三千餘眾。
一時間,高麗國軍威大振!
隨後,尹瓘又陸續修築了鹹、宜二州及通泰、平戎、公嶮三鎮,與英、雄、福、吉四州合稱“東北九城”。
並在鹹州設大都督府,稱鎮東軍,在英州設安嶺軍、雄州設寧海軍,在公嶮鎮的先春嶺立碑定界,並遷徙南界丁戶以充實。
此外還設有崇寧、真陽、宣化鎮。
大宋大觀二年,大遼乾統八年二月十三日,王俁任命柳澤為鹹州大都督府使,並在英、雄、福、吉四州和公嶮鎮設置防禦使。
高麗國突然背約,誘殺二使,築九城於曷懶甸地區,女真部落聯盟長完顏烏雅束,緊急返回本部,商討對策。
女真部眾雖是震怒,但均是認為與高麗國交戰,可能會引起大遼國主的問罪,認為不可擅起戰端。
唯獨烏雅束之弟完顏阿骨打力主反擊,言說:“若不舉兵,豈止失曷懶甸,諸部皆非吾有也!”
完顏烏雅束便以異母弟完顏斡賽為主將,劾古活你茁、蒲察狄古為副將,率內外大軍六萬,收複曷懶甸。
雙方展開大戰,互有勝敗!
大宋大觀二年,大遼乾統八年正月十四日,女真人在加漢村外密林小路設伏,圍殺尹瓘、吳延寵率領的的八千精兵,被高麗大將拓俊京救出。
正月二十八日,數萬女真大軍圍困雄州城。
二月十一日,高麗大將崔弘正,開雄州城四門出擊,大破圍城女真軍,但城池仍然被圍困。
高麗定州援軍,在吉州將女真軍擊潰,至此,女真人的第一次反擊暫告一段落。
三月二十九日,女真大軍圍困英州城,高麗軍出戰擊敗。
三月三十日,尹瓘獻俘,九城修築完工。
四月初九日,尹瓘與吳延寵凱旋開京,還納鈇鉞,被拜為門下侍中,獲賜“推忠佐理平戎拓地鎮國功臣”號,其餘有功人員也各有封賞。
四月十一日,高麗國主王俁,前往高麗世祖的陵墓昌陵祭拜,並賦詩紀念平定女真。
就在尹瓘、吳延寵剛率主力班師,一萬女真大軍水陸並進,於四月初八日包圍雄州城。
四月二十三日,高麗國主王俁派兵馬副元帥吳延寵領精兵一萬救援。
吳延寵兵分四路,水陸並進,在烏音誌、沙烏二嶺與女真軍激戰,將其擊敗,雄州解圍,時為五月初四日。
六月,數萬高麗軍與女真軍交戰,完顏斡賽將士兵分為十隊,輪流出戰,擊敗高麗軍,女真軍主力遂進圍高麗城堡,戰局開始逆轉。
七月初七日,尹瓘再次掛帥出征。
八月十三日,王俁分派九道點軍使,挑選壯士,補充兵源,高麗兵力逐漸不足。
九月中旬,沙至嶺之戰後,女真和高麗的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因女真軍主將完顏斡賽母親病重,被召還回部落,代他領軍的完顏斡魯的應敵方略是另修九城,與高麗九城對峙。
在兩軍相持階段,高麗將領陸續返回開京,接受封賞。
然而女真人並未善罷甘休,翌年,女真軍主將完顏斡賽回到軍中,利用完顏斡魯修築的九城,打擊高麗軍。
女真人使用“遏彼外援,絕其餉道”戰略,高麗東北九城再次吃緊。
大宋大觀三年,大遼乾統九年,三月初九日,高麗國主王俁派大將林彥、王字之、拓俊京去前線迎戰。
四月初四日又授吳延寵鈇鉞,命其出師營救九城。
四月底,女真遣使講和,高麗並未接納。
五月初,女真軍攻入千裡長城以內的宣德鎮,千裡長城外的東北九城更是岌岌可危。
離女真最近的吉州成為兩軍主力爭奪的焦點。
五月初十日,尹瓘被王俁派去太廟、社稷和九代先王陵墓,祈禱戰勝。
六天後,吳延寵在救吉州的過程中被女真軍遮路掩擊,高麗大軍慘遭重創,死傷無數,殘兵丟盔棄甲,散入各城。
六萬女真軍乘勝攻城,城中守兵隻有兩千餘人,就在吉州城即將失守之際,高麗守將許載、金義元、李冠珍在一夜之間修起重城二十六間,延緩了吉州失守的時間。
此外,沿海的雄州城等五座高麗城堡陸續被女真軍攻陷。
隨著戰局不利,以金仁存為首的高麗國內反戰派呼聲高漲,王俁受其影響,打算拋棄東北九城,在聽取了女真使者的請求並征求了高麗群臣的同意後,於七月初三日決定撤軍棄城、將九城歸還女真。
七月十四日,雙方於鹹州城外,告天盟誓,約定高麗和女真互不侵犯,高麗大軍撤出東北九城、還曷懶甸之地,並歸還投奔高麗的女真人。
此次大戰,曆經兩年之久,高麗國頻繁調兵遣將,征集糧草,並在全國補充兵源,一些地方發生饑荒和瘟疫,民怨沸騰,國內出現動蕩。
聞煥章最後在信中寫道:“此戰過後,高麗國內空虛,精銳儘失,梁山若有精兵五萬,一戰可定高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