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煥章道:“若是海貿之事走通,可為我梁山源源不斷輸送錢糧。”
房學度也道:“我聽說,咱們大宋的瓷器、絲綢、茶葉,在高麗甚是搶手。”
蕭嘉穗笑道:“海貿之利,從幾處市舶司便能一窺究竟。”
朝廷如今在密州、明州、泉州、杭州、廣州等地設立市舶司,一年收入便超過四????萬緡,可見利潤之豐厚。
梁山的海船,乃是走密州至高麗一線,販賣大宋的茶葉、絲綢等高附加值的貨物,再將高麗的毛皮、藥材和海珠等物,運回售賣,一來一往,便是數萬貫的淨利。
說完海貿之事,又商議了一下各營兵馬擴充之事,張正道吩咐幾位軍師,先拿出一個章程來,便起身離去。
聞煥章四人送走寨主之後,卻沒有散去,而是繼續討論山寨中的各項事情。
卻說張正道去往後山,越過三道嚴格把守的關卡,便回到了一眾妻妾所居住的院落。
管家張伯正帶著山寨的兩個嘍囉,在搬運蔬菜錢糧,見張正道回來,高興叫道:“大郎,你回來了?”
張正道回道:“張伯,這些事情,交給下人來做就行了,您老何必親自動手?”
張伯笑道:“天天閒著,也是無事,就當是活動活動筋骨。”
自從來到梁山,張伯便閒了下來,沒什麼事情可做,初時還覺的新鮮,待過了一個月後,便渾身都不自在,待的心裡發慌。
“大郎,我聽說山寨治下有一座濟州島,那島上有三萬多的百姓?”張伯問道。
張正道點頭道:“等到這一批移民搬遷過去,差不多能有四萬多百姓了。”
張伯遲疑片刻,還是說出口道:“大郎,我想去濟州島。”
張正道問道:“張伯可是覺得梁山住的不舒服?”
張伯搖頭苦笑道:“就是太舒適了,這一閒下來,整個人不是這疼,就是那疼,還不如去找點事情做。”
“既然那濟州島上有這麼多百姓,總會有個頭疼腦熱,不如在島上開一間生藥鋪子,再請兩個坐館的郎中,咱們張家的恩濟堂,也能重新開張。”張伯絮叨著。
張正道經張伯提醒,也意識到濟州島上的治理問題,便回應道:“既然張伯閒不住,那就跟隨這一批的移民,去往濟州島。”
張伯大喜,又繼續說道:“我與任太醫還頗有些交情,不如請他到濟州島上坐館?”
張正道想了一下,又道:“既然張伯覺得可以,就派人去清河縣請任太醫和蔣太醫來。”
張伯說道:“不如我親自跑一趟。”
張正道笑道:“您老這身子骨可受不了一路顛簸,派幾個嘍囉去就行了。”
隨即,將那兩個正在往夥房搬運糧食的嘍囉喚來,張正道吩咐道:“你們兩個,稍後帶上幾個人,去鄆州清河縣跑一趟,將縣裡的任後溪和蔣竹山兩位太醫,請到梁山來。”
其中一個嘍囉恭敬問道:“寨主,若是那兩位太醫不願意來呢?”
張正道瞪著眼道:“忘記我梁山是乾什麼的了?不願意來,就給我綁來。”
小嘍囉見寨主發怒,連忙說道:“小的明白了。”
張正道又囑咐道:“任太醫若是有什麼家眷,也一並請來,還有那縣裡醫術高明的郎中,若是碰到,也都一並請來。”
小嘍囉點頭應下。
張伯插嘴道:“大郎,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吧,順道再祭拜一下老爺。”
張正道此刻有些明白張伯的心情,老人家一輩子都生活在清河縣,若是突然搬去濟州島,還不知何時能回去再看一眼。
畢竟,故土難舍!
“也好,那我再給張伯安排幾個人!”張正道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