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政令,自安東都護府中發出,快速推行下去。
在見識到張正道的強硬手段後,全羅道中的世家大族,儘皆俯首稱臣。
與此同時,時遷負責的諦聽營,陸續招攬了許多心向大宋的高麗人,負責打探地方民情,隻要發現有膽敢圖謀不軌者,一律殺無赦。
與世家大族噤若寒蟬不同,普通高麗百姓卻是歡喜鼓舞,尤其是真的分到土地之後,對安東都護府真心擁戴起來。
張正道又在全羅道境內,大肆修建學堂,任用宋人,教授語言、文字,全麵推行中原文化。
當種種政令施行下去,自有高麗的飽學之士,悲歎不已,但在強大的軍隊麵前,卻又無可奈何。
時間轉眼便已是入冬,天氣驟然冷了下來,梁山大軍暫時停止攻伐,陸續進入修整階段。
這一日,張正道將聞煥章、蕭嘉穗等人聚到一處,商討政事。
此刻的梁山,除了占據了全羅道,還將慶尚道南部靠海之地儘數占領。
“都督,可是要返回梁山?”聞煥章開口問道。
張正道點點頭道:“不錯,如今入了冬,不宜再起刀兵,隻要按部就班的推行政令便可,我也該返回梁山。”
蕭嘉穗卻道:“都督,蕭某請命,趁著寒冬未到之際,出兵攻下慶尚道。”
張正道沉吟片刻道:“隻要有足夠的人才治理打下的州府,可以繼續攻打慶尚道。”
聞煥章笑道:“都督,聞某倒是覺得,可以任用一些投靠的高麗青年才俊,以彰顯我安東都護府的胸懷。”
一味強硬鎮壓,的確不是辦法,還要加以懷柔之策,張正道點頭道:“軍師所言甚是,既然如此,你那弟子,也下放到地方去,主政一縣。”
聞煥章建議道:“不如來年開春,再組織一場科舉?”
蕭嘉穗笑道:“此計甚妙!”
張正道思索一下,亦是答應下來。
“科舉不分宋人、高麗人、遼人,隻要是個人才,且衷心擁護都督府,都可以下到地方任職。”張正道吩咐道:“這次科舉,皆要用我中原文字作答。”
聞煥章笑道:“自該如此。”
張正道又吩咐道:“我不在時,若是那高麗國主王俁,派軍來攻,兩位軍師,可任意調動兵馬阻擊。”
蕭嘉穗道:“都督放心,據諦聽營探聽到的消息,高麗國內,已經沒有多少兵馬可用,即便是出兵,恐怕也是一些新兵,不足為據。”
聞煥章搖頭道:“莫要掉以輕心,那高麗北邊,還駐紮著幾支高麗強軍,若是調動過來,隻怕要有一場硬仗要打。”
張正道問道:“派去打探女真人動向的探子,還沒回來?”
聞煥章搖頭。
張正道眉頭微皺,便不再想這件事,女真人起兵抗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梁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鞏固在全羅道、慶尚道兩地的統治,再擇機往北推進,一統高麗。
又商議了一些軍情民政之後,翌日一早,張正道在水軍兩艘海船的護送下,沿著海岸線,返回梁山。
與出征時不同,這次回山,張正道已經不再是一個水窪草寇,而是搖身一變,成了安東都護府的大都督。
雖然是個自封的虛銜,但麾下十餘萬戰兵,四五十萬百姓,卻是實打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