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夜幕席卷天際,將天空上的最後一縷餘暉,遮蓋住。
清河縣城內,卻並未靜寂下來,仍是熙熙攘攘,熱鬨異常。
一輛馬車,自楊家裁縫鋪駛出,陸小乙跟在車後,朝著紫石大街與清河大街交叉處的獅子樓行去。
楊家大嫂帶著一個丫鬟,坐在車內,車上放著幾個包裹,裝滿衣物。
一個店裡的夥計趕著馬車,不急不躁地朝獅子樓方向走。
陸小乙有些心焦,可算是趕製好了衣裳,匆匆忙忙包裹好,便催促楊家大嫂動身。
不多時,便已到了獅子樓,陸小乙帶路,這輛馬車繞到後麵那條街,到了那兩處宅院外。
碰巧,張六提著燈籠,帶著一個年歲稍長的老婦人出來,看見陸小乙回來,便笑道:“小乙哥,怎地這般遲?”
陸小乙聞聽,隻當是大官人等的急了,連忙回道:“衣服都已經製好了,楊家嫂子親自送來了。”
馬車內,楊家大嫂帶著丫鬟下了車,與張六見禮。
張六回禮,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婦人,對著陸小乙道:“小乙哥,還得辛苦你一趟,將李媽媽送還家中,這天也黑了,夜路難走,萬一跌了摔了,卻耽誤了大官人的事情。”
陸小乙接過燈籠,對著楊家大嫂道:“嫂嫂,麻煩您跟大官人說上一說,也替小弟轉圜一番。”
楊家大嫂笑道:“小乙哥放心,我自會和大官人講清楚。”
陸小乙再次拜謝之後,便帶著那老婦人李媽媽走了。
楊家大嫂吩咐丫鬟連著夥計,將馬車裡的衣物取出,跟著張六進了院子。
但見這處宅院,倒是不小,左右的幾間廂房,皆是亮著燭火,走到正廳之內,一個官人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
“大官人,楊家將衣服都製好了。”張六叫道。
張正道抬起頭看去,便見一個美貌婦人,正在望著自己看。
“見過大官人。”這婦人盈盈一拜。
說完,便吩咐丫鬟和夥計,將拿著的衣物,都放到桌子上。
楊家大嫂卻沒有離去,將自家的夥計打發出去後,站在廳堂上,開口道:“我楊家自從接了大官人的單子,日夜趕工,總算才將這些衣物都縫製好了,還請大官人過目。”
張正道聽她說衣服都做好了,臉上這才露出笑容,而後便上前打開了其中一個包裹,取出一件絲綢縫製的旗袍短裙,雙手一抖,便展開在自己的眼前。
上下左右看了看,張正道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讚歎道:“好手工。”
楊家大嫂見他滿意,便放下心來,接話道:“大官人,這些衣物,我楊家未曾縫製過,所以這打樣和裁剪,花費了些時間,耽誤了大官人的事情,還請見諒。”
張正道看向她,笑道:“無妨,無妨,卻也來得及。”
“還未請教大嫂,該如何稱呼?”張正道問道。
楊家大嫂又是一拜,回道:“妾身姓孟,家中排行在三,大家都喚我三姐兒。”
孟三姐?
張正道笑道:“有勞孟三姐了。”
“張六,去獅子樓的賬上,取銀兩來,與三姐結算。”張正道吩咐張六去拿銀子。
張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