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四人上樓坐定,將金銀盤纏兵器等物放下,武鬆叫道:“店家,快把些酒來吃。”
店夥計笑道:“客官稍作休息,這就端來。”
張正道問道:“店裡有什麼肉食?”
店夥計答道:“小店牛羊肉皆有,客官想吃哪種?”
“每樣切十斤來吃酒,另外有些什麼蔬菜果子,一並拿上來。”張正道笑道。
隻一會兒,店夥計將酒肉,連同菜蔬果子之類,一同鋪在桌上。
四個人也不客氣,大口朵頤。
連著兩天趕路,卻也勞累,故都不作聲,隻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叫一個痛快。
少頃,酒足飯飽,張正道打了一個飽嗝,招手喚來店家夥計,問道:“這鄆城縣是不是管轄著一個石碣村?”
店夥計點頭道:“客官說的是,縣裡確實有一個石碣村。”
“離此地多遠,又要自哪條路可到那裡?”張正道接著問道。
店夥計答道:“那石碣村,從縣東門出,沿著大路往北,挨著那八百裡水泊,值此一條小路,約莫走上一日便到了,離著此地也就六七十裡的樣子。”
“不過客官們有馬,要不了恁多時辰,隻半日便到石碣村。”店夥計又接著道。
張正道問清楚路途,便又問道:“店家,我再問你,這鄆城縣,可有什麼遮奢人物?”
店夥計笑道:“幾位彆看這鄆城縣乃是一個小縣,客官要是問起這縣裡的遮奢人物,自是有上那麼幾位。”
“說來聽聽。”武鬆酒足飯飽,來了興致。
店夥計道:“頭一位便是這縣衙裡的宋押司,這位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乃是我鄆城縣宋家村人氏。”
“隻因他生得麵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最是仗義疏財,故縣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店夥計道。
“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倒是也有所耳聞。”張正道點頭道。
店夥計接著道:“宋押司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張正道又問:“這縣裡的兩個都頭,可是一個喚作美髯公朱仝,一個喚作插翅虎雷橫?”
店夥計點點頭,道:“客官說的是,縣裡的都頭確實是這二位,隻因這二位非是等閒人物,以此街坊們便保他兩個做了都頭,專管本縣的擒拿賊盜。”
“這縣裡的縣令姓甚名誰?”張正道再次問道,他不是無故發問,乃是為了判斷現下的時間點,以免誤判,錯過一些大事。
店夥計答道:“本縣相公,姓劉名久約,乃是須城人哩。”
張正道又問道:“這劉相公到任多久了?”
店夥計想了想,方才回道:“已有兩年多時日了,怕是明年四月中便要離任了。”
按大宋製,知縣三年一任,張正道在心中算了算時間,恐怕這鄆城縣的下一任知縣還不是那時文彬,所以離智取生辰綱一事還有三四年的光景。
“有勞店家。”張正道從身上摸出十幾個當十錢,賞給了店夥計。
那夥計見還有賞錢,連忙道謝,臨走時,像是突然想起,又道:“本縣還有一個遮奢人物,便是那東溪村的保正晁蓋,是本縣富戶,平生也愛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
店夥計說完,便自顧自的忙去了。
武鬆道:“想不到這鄆城縣,恁地這多人物,如有機會,倒是願意結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