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王三官的命雖好,奈何親娘卻出身不好,即便為王厚生下一子,也沒有得到王家認可,反而還被趕出了家門。
林氏舉目無親,隻好帶著年幼的王采,回了老家清河縣,置辦了一些家業,勉強維持度日。
好在王厚還在世時,對這孤兒寡母頗為惦念,偷偷許了許多錢財,也足以夠她母子活命。
隻是五年前,王厚病逝,林氏母子二人便被王家遺忘了,不曾有任何書信來往。
可憐一代名將,身故之後,竟是連自己兒子的前程,也沒個著落。
林氏每每說到此處,都是熱淚盈眶,摟著張正道的腰,哭訴不已。
這也是張正道為何今次來杭州,燒蔡京的冷灶,硬要將這個便宜兒子帶在身邊的原因。
“一代名將之子,落魄於斯,可憐啊!”張正道看著王三官,不由得搖頭歎了口氣。
王三官雖是年幼,卻也明白張正道此行的目的,離開家時,林氏已經對他說了許多過往事情,也知道自己的親爹乃是威震西域的名將王厚。
隻是在他心裡,卻是不認王厚這個爹,打小便沒有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更是連麵都沒見過幾次,當然沒有親情可言。
且不說這些,就是毫不留情地將他和林氏趕出家門,便已是令王三官對這王家,有著濃濃恨意。
張正道怕他意氣用事,又囑咐道:“進了蔡府,千萬不要亂說話,一切由我應對,對那蔡相公,須恭敬一些,不要壞事。”
王三官點頭應下。
二人在這府門前,又等了片刻,那老門子去而複返,打開側門,對這二人似是恭敬了許多。
“二位公子,老爺在書房,請隨我來。”老門子客氣地請張正道和王三官入府。
張正道謝禮道:“老丈先請。”
老門子將側門關上,在頭前為張正道二人引路。
隻一進門,便真感受到這蔡京府邸的奢華,作為審美情趣能入趙佶法眼的政壇“不倒翁”,蔡京將這府邸修的是儘得江南園林的精髓。
這蔡府沿著鳳凰山的地勢而建,中堂亭軒內室,依山勢逐次升高。
這真是一個山清水秀,林木茂盛的世外桃源,張正道一路所過,但見奇花異草爭豔,怪石嶙峋交錯,殿閣對峙,亭台相望,層巒疊障,巧奪天工,宛若天宮。
住在這樣的府邸,蔡京非但沒有被趕出汴京的失落,反而是心性更加沉穩,整日在府裡修心頤養,書法藝術爐火純青,甚至到達了創作的顛峰。
前段時間,他寫給趙佶的書信,字勢飽滿,力透紙背,豪健奔放,酣暢淋漓,痛快樸實,沉著大方,嚴而不拘束,逸而不逾矩。
趙佶在收到信件之後,還未看內容,便對著身旁服侍的內侍讚歎蔡京的字體:“難怪一向狂放傲慢的米芾逢人便說,自柳公權之後,這書法大家,就隻算蔡京了,他米元章隻能甘居其後。”
內侍賠笑道:“要論當今天下第一,還數官家的瘦金體。”
趙佶卻是搖頭道:“若論靈動飄逸,瘦金字體確實為當世第一,但是若論這蒼勁有力,蔡京的字,已然躍於紙上,力透紙背了,朕,不及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