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將項鏈拿給孫二娘看。
孫二娘嬌“哼”一聲,說道:“那是自然,我還沒人老珠黃,自然比某些人皮膚好。”
韋夫人知道她在嘲諷自己年歲大,這回卻不再生氣,隻是拿著項鏈,要為孫二娘帶上。
見這騷狐狸主動示好,再看看那項鏈確實漂亮,孫二娘便沒再抗拒,讓她幫著帶在自己的脖頸上。
隻是,剛剛帶好,孫二娘就轉過頭來,問向張正道:“夫君,好看麼?”
“好看!”
張正道豎起大拇指,連連讚歎。
這個時候,說不好看那是腦殘。
看了一眼帶著笑意的韋夫人,張正道點頭讚許,誰說“二手貨”不好,是人吃剩下的,也隻有這成熟婦人,才不會爭,更懂得男人心思。
見韋夫人不再與孫二娘鬥嘴,兩個女人漸漸熟絡,也能聊上些趣事,張正道老懷欣慰,開始暢享美好未來。
“官人,前方就到梁山泊了。”船家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常年在河中行船,經驗豐富。
張正道之所以選他這條飛篷船,就是念在他年老,即便是有歹心,自己亦能有信心勝他。
出門行走,萬事都需多加小心,更何況自己還帶著三個女人。
張正道鑽出了船艙,向前眺望,但見前方水天一色,不見對岸景色。
眼中有的隻是白茫茫一片汪洋,八百裡水泊春色,儘收眼底。
“老丈,沿著梁山泊的西岸行船,去鄆城縣外的碼頭停靠。”張正道想起石碣村中的阮氏三雄,便想著順路探望。
“官人,站穩。”船家撐著這條小船,拐出了廣濟河,駛入八百裡水泊之中。
掌控好方向之後,飛篷船便沿著梁山泊西岸行駛,朝著鄆城縣方向走。
一路之上,張正道還擔憂那高傑會派人追堵,卻是一路平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張正道為了安全起見,除了在沿途路過的碼頭上進行補給,幾人吃住都窩在船上,隻顧趕路,雖是辛苦,但勝在安全。
就是這入廁之事,頗為尷尬,好在船家對路途熟稔,不時停船靠岸,眾人下船修整一番。
二百裡水路,走走停停,三兩日便能到鄆城縣。
小船前行,但見港汊繁多,船家也不敢胡亂駛入,隻是靠著河道沿著西向行駛。
船家常年在廣濟河上行船,倒也識得路途,過了約莫一個時辰,便向岸邊靠去。
一座小碼頭,出現在眼前,卻是不見人影。
船家歎道:“往日裡,這處碼頭甚是繁華,不少漁船都停靠在這裡,在這泊中打魚、采藕。”
“去年,朝廷成立了一個什麼西城括田所,將這八百裡水泊,儘皆收歸宮裡,凡是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著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老漢無奈搖搖頭,歎了口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