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董金兒,張正道也沒進屋去坐,返回獅子樓內,便見那薛嫂早已是等候著他。
張正道一拍額頭,想起孟三姐的事情,當下帶了銀錢,跟隨薛嫂趕往那楊家姑婆的家中。
這楊家姑婆果然愛財,當那夠買上一座小宅院的銀錢,都擺放在桌麵上時,老太太眉開眼笑,滿口答應下來。
薛嫂又將大官人的諸般好處,再次誇讚了一遍。
這楊家姑婆,無兒無女,一直依靠著侄兒侄媳供養,自從侄兒死後,雖說孟三姐也時常孝敬,但不如侄兒楊宗錫大方。
楊家姑婆道:“我這侄兒媳婦,那是心靈手巧,沒得挑。隻可憐我那侄兒,翻船落水,沒留個全身。”
“可憐我這老婆子,沒了養老送終之人。”楊家姑婆歎道。
張正道聞言知因,笑道:“日後姑婆的事,便是我的事,養老送終,一概由我供養。”
薛嫂也道:“這送終之資,定少不了您的。”
楊家姑婆滿臉堆笑道:“這事就恁地定下。”
張正道見事情成了,便起身告辭,楊家姑婆拄著拐杖出來相送。
待出了院子,薛嫂喜道:“大官人,這事成了一半。”
張正道問道:“還是差在哪裡?”
薛嫂回道:“那楊宗錫還有個母舅,喚作張四,倚仗著那小外甥楊宗保,有心要圖那婦人的家財,卻是難辦。”
張正道笑道:“這個不妨事,我去尋他,給些銀錢打發了。”
薛嫂道:“大官人,那我這就去尋大娘子,則個吉日,一頂小轎,便送入官人府上。”
張正道點頭道:“等事成之後,少不了薛嫂好處。”
這婦人滿心歡喜去尋孟三姐。
卻說張正道想了想,覺得自己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不宜親自動手,便回到獅子樓,吩咐張六,帶上幾個幫閒,去料理那張四之事。
坐在三樓待客室中,張正道思索著清河縣巡檢司的事情,這蔡京也算是言而有信,收了金子,給了官職。
雖說是個縣級巡檢,但手底下也管著百十號人,放眼望去,也就比那清河縣知縣李達天矮了半頭。
雖說駐紮在城外三裡處,但做起事情來,卻更為方便,張正道對這個官職,還是頗為滿意。
手指敲擊著桌案,張正道想起大舅哥吳鎧,他久在巡檢寨裡做事,自然了解情況。
“看來,還得靠大舅哥,將寨子裡的情況,了解清楚。”張正道暗自沉思。
正在思索著事情,卻見樓下夥計跑上來稟道:“大官人,縣衙來人了。”
張正道心中一動,怕不是蔡京的“回報”到了。
下了樓,見來人是縣衙的皂吏李外傳,張正道拱手道:“原來是李公差,來我這獅子樓,可是有事?”
李外傳笑道:“小人要恭喜大官人了。”
見張正道“疑惑”,李外傳便繼續道:“上麵來個公文,認命大官人出任縣裡巡檢一職,知縣相公命小人前來相邀。”
張正道回道:“我去換身衣物,李公差稍等。”
李外傳道:“官人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