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梁山上下都在全力編練軍馬,準備等到開春之後,去往高麗,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將山寨諸事安排妥當,張正道難得清閒下來,便整日陪著一眾女眷,辛苦耕耘,以求再添些子嗣。
除了有限度的享受床笫之歡,張正道也沒忽略子女教育之事,請了“女諸葛”劉慧娘來教習文章,又讓蔣慧蓮、董金兒兩女跟在一旁督促。
時間倏忽而逝,轉眼到了元宵佳節,張正道命人將山前三關結彩懸花,又張掛了五七百碗花燈,待到夜晚,再燃放些煙花爆竹,雖比不得山下城鎮,倒也似人間天上。
值此佳節,張正道將山前三關開了,允許山寨頭領家眷,夜遊賞燈。
更有那能工巧匠,在聚義廳前,紮縛起一座小鼇山,搭起燈棚,懸掛花燈,不計其數。
劉慧娘向來喜愛造作器具,帶著一眾女眷,製作了許多孔明燈來,趁著夜裡無風,點放花燈。
正是:星橋火樹映明月,燈燭熒煌賽仙庭。
梁山上下,張燈結彩,雪柳爭輝,以慶佳節。
當夜,張正道亦是帶著家眷,在人群之中穿梭,便是母親餘氏、嶽母賈夫人,也難得出門,極為開懷,看到好燈時,也情不自禁拍手喝彩。
見到眾女開懷,張正道不由得笑道:“等到盛夏之時,平定高麗,咱們一家人可到開京城處玩耍。”
餘氏卻搖頭道:“那開京城離著十萬八千裡,娘這一把老骨頭是走不動了。”
賈夫人笑道:“姐姐這般容顏,哪裡算是老骨頭。”
餘氏見賈夫人在這燈下亦是容光煥發,內心之中已有幾分大膽猜測,隻是不便宣之於口,掃了一眼正在逗弄兒女的張正道,意有所指道:“妹妹近來倒是風韻了許多,可是吃睡的好?”
賈夫人臉色微紅,腦海中不禁回想起前夜大被同眠之事,窘然道:“姐姐說的哪裡話。”
餘氏笑了笑,沒再言語。
賈夫人忐忑片刻,倒也鎮定下來,反正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跟在餘氏身邊,繼續遊玩。
眾女賞了花燈,直鬨到深夜,方才回房歇了。
張正道則睡在李嬌兒、李桂姐房中,歡愉一晚。
翌日,那下山去往清河縣打探消息的嘍囉返回山寨,將欒廷芳等人的情況一一稟報給張正道。
“寨主,如今清河縣巡檢司知寨名叫吳鎧,欒廷芳、鐘離權等人依舊在寨子裡當值。”嘍囉如實訴說。
張正道放下心來,自從舉家上了梁山之後,一直未派人與大舅哥吳鎧等人接洽。
既然清河縣巡檢司安然無恙,張正道便放下心來,揮手示意打探消息的嘍囉下去歇息,又命人將呂方尋來,吩咐道:“點齊一百馬軍,咱們下山一趟。”
呂方問道:“哥哥要去哪裡?”
張正道笑道:“回一趟清河縣,再順路趕去扈家莊。”
呂方不識得這兩處地方,但想到張正道乃一寨之主,其個人安危關係到梁山存亡,於是建言道:“哥哥不如把林教頭也帶上,小弟武藝稀疏,若是遇到高手,唯恐有失。”
張正道想了想道:“也好,你去和林教頭招呼一聲,點齊人馬後這就下山。”
呂方轉身去往天雄軍中請林衝下山,又親自點了一百精銳馬軍,簇擁著張正道,到水軍大寨調撥了幾隻大船,載著眾人渡過水泊,在壽張縣上岸。
張正道覷準方向,帶著林衝、呂方,領著一百馬軍,趕往清河縣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