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秦皇遷徙六國富戶入關,漢高祖劉邦也乾過這樣的事情,按理說有錢人是很珍貴的,為何到了陛下這裡就棄若敝履?”
“自秦皇以來,強乾弱枝就是中央皇朝不多的一種選擇,人為的製造出一個強大的關中,是符合大秦,大漢,兩朝利益的,不過,天下富戶進入關中之後,又會引起關中地方不安,朝中不晉,在大秦還沒有統一天下的時候,關中人就想要把那些不屬於大秦的高人驅逐出國,被李斯勸阻了,結果,始皇帝利用那些高人完成了統一大業,其實也給大秦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大漢也是如此,中央的權力被不斷地削弱之後,那麼強的實力,終究因為力量不能向一個方向走,區區一個黃巾,就讓強漢走向了覆亡。
如今的陛下,就是考慮到了這些因素,再加上,長安,洛陽足夠富庶,這才給了他膽子,行取富人之財,結黔首之心的做法。
且不說這種方式對不對,至少,皇帝在行真正一統天下的事情。
他高高在上,看不到這些被發配的人的苦難,或者說,他什麼都知道,就是覺得這是很有必要的一種行為,這些損失,他能承擔的起。”
孫思邈聽了雲初的話之後,良久沒有作聲,就在兩人感到寒冷,準備回去的時候,孫思邈突然對雲初道:“既然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就千萬,千萬做出一個好的結果來。”
雲初點頭道:“李思正在做。”
孫思邈歎息一聲道:“國家太強,百姓太弱的時候啊,該是大丈夫持戈護衛的時候。”
雲初慚愧的道:“我不是大丈夫,擔不起這個名號。”
孫思邈道:“會有大丈夫出現的,天道其實很公平,任何強大都不會維持很久,任何虛弱也不會虛弱太久,如果強者恒強的話,老虎早在遠古時期就把人吃光了。”
雲初總覺得老神仙似乎知道一些彆人不知道的事情,畢竟,一個一百多歲,依舊健步如飛的人,要說沒有一點神奇的本事,雲初是不相信的。
孫神仙在哪裡,老何必定會跟過來,他覺得留在皇帝,皇後身邊不那麼安穩,每一次被叫去給皇帝,皇後看病的時候,後背上似乎總有一道凶惡的眼神在盯著他看。
“玄奘大師去了汴州,我回來的時候,他正在給皇帝,皇後講經呢,聽說講的是他新翻譯出來的《阿難含經。
我去給太子妃診脈的時候,順便請教了一下許敬宗,老許告訴我我,《阿難含經》是最接近佛陀時代的經文,裡麵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生死輪回、善惡報應及營生處事、倫理法則、普度眾生等說法。
不過,許敬宗說,玄奘大師此次恐怕是明珠蒙塵了,《阿難含經》雖然好,卻說不動陛下跟皇後,那是兩個心如鐵石的人。
都想從這一次大變革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拿到之前,他們不會醒悟的。”
李治,武媚兩人的意誌有多堅決,這一點雲初還是曉得的,就算這一次的事情做錯了,也必須等全部的事情做完之後再衡量,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少林寺捐出了八千畝土地,還把五千畝土地交給了信眾們耕作,寺廟留下來不足六千畝的土地,不僅僅如此,少林寺香積廚還無息借給了李思兩萬貫,方便她在鄭州行偃師縣之事。
我來的之前,太子跟我說過,他這段時間除過生孩子的事情之外,啥都不準備做,還說,要是在抵達泰山之時太子妃能懷孕,他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聽了老何的話,雲初很是欣慰,至少太子把他的話終究是聽進去了,沒有往這個大泥坑裡跳,或許有彆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雲初知道,這個時候誰跳的歡,誰就死的快。
李義府已經快要變成.人彘了,可就是這樣,這個家夥還瞪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不肯死掉,也不知道活個什麼勁。
所有的事情加起來,讓雲初煩躁不堪,以前還想著趁這個機會飽覽大唐的山形水色,現在,他哪裡有什麼看景致的心思。
皇帝在大河以南都這樣暴虐,不敢想他進入河北之後會乾些什麼事情。
最恐怖的在於,皇帝沒有行雷霆之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河北,而是慢吞吞的在河南乾著自己想乾的勾當。
似乎,在等著什麼事情發生呢。
明天就滾回家,四川不適合我,去人民公園i相親角看了一眼,被一群媒婆羞辱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