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所謂的,不管是奚人還是契丹人,在雲初這裡都是必定要征伐的部族,不管是冤枉死,還是真的謀反了,都不要緊,總之,都會死掉的。
王孝傑在西域的時候充當濛池都護府都護的時候就不是什麼好人,居然把濛池都護府裡的突厥人全部驅趕出濛池都護府地界,然後上報朝廷說濛池都護府境內已經沒有人煙了,想想要用這個辦法讓朝廷撤軍回國,結果,被禦史彈劾之後,還是被當初進入西域開拓商道的雲初給押送回來的。
沒想到,朝廷並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六年時間居然做到了鷹揚將軍的地步,不得不說,這個家夥還是有一些本事的。
彆的地方的叛亂雲初不怎麼在意,唯有營州一旦亂起來了,將會波及到整個安東都護府,就連遼東的其餘幾個新投降的州郡也會受到波及,如果出現不可控的因素的話,大唐說不得就要再來一次勞命傷財的東征了。
現如今,大唐皇帝李治的國策就是儘量的減少戰爭的發生,儘量的減輕百姓的負擔,決心讓百姓休養生息,藏富於民。
他不希望這個節奏被打亂,因此上,派王孝傑這種人去營州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儘管會死很多人,李治不會在乎的,他想要十年和平光陰,十年之後,全世界的的人將會麵對一個強壯的根本不像話的大唐,到時候,邊疆有再多的叛亂,再多的敵人,李治也絲毫不擔心。
一切看起來都是在按照李治規劃的方向走呢。
因為裴行檢在臨淄又開了殺戒,於是,皇帝不得不在臨淄多停留一陣子,不斷地接見那些已經退休的大唐官員,以及地方上除豪族以外的名士以及孝廉。
於是,軍營之中,整日裡酒宴不斷,歌舞不絕。
李承修身上的固定終於被拿掉了,雖然走路的姿勢還不怎麼雅觀,他還是不願意在軍帳中睡覺,每日一大早就去皇帝所在的中軍營地聽宣,畢竟,是皇帝把他叫回來的,怎麼安排還要聽皇帝的。
如同李績跟雲初預料的那樣,皇帝整日裡忙著接見地方人士,似乎早就忘記了他李承修這號人的存在,每天清晨去中軍,直到午後才回來。
“你是不是傻?明知道陛下不會見你,你還去?”
剛剛吃完一大碗麵條的溫歡瞅著狼吞虎咽的李承修道。
李承修抬起頭看著溫歡道:“我想跟陛下說說話。”
狄光嗣將空碗遞給三肥繼續裝飯,趁著嘴巴裡沒飯就對李承修道:“你想跟陛下說啥,可以告訴老大,讓老大轉告陛下來的快些。”
李承修放下筷子道:“劍南仆兵太慘了,都是大唐人,不能因為他們是罪囚,贅婿就不把他們當人看,就算是要上戰場,至少也要給他們武器才成吧,不能發一把鋤頭就撲上去送死。
你要知道劍南,滇南的那些蠻夷們人家可不是赤手空拳之輩,人家身上有竹甲,更厲害的一些身上還穿著藤甲,刀槍都不怎麼能砍得動,你讓那些仆兵們拿著鋤頭,竹子,木棒去拚命,這樣做不好,讓大唐人白白的去送死。”
“藤甲?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
師父閒暇時給我們講過的,說這種藤甲是用森林中百年以上的老藤浸泡過桐油之後,再經曆九蒸九曬之後編製而成,刀砍不如,水浸不濕,最要命的是滇南那一帶山澗河流眾多,又沒有路,遇到大江大河的時候,那些藤甲兵就拿藤甲當筏子,就可自渡。
唯一的害怕的就是火,你們為何不放火燒他們?
如果用火箭,或者雷火彈豈不是一燒一大片?”
聽了溫歡傻子一樣的話,李承修搖搖頭道:“藤甲兵根本就不怕火,人家作戰的時候,會在藤甲上塗抹黃泥,藏在潮濕的樹林子裡你根本就看不清楚,我們總是被人家偷襲,死傷一片,等拿著雷火彈跟火油彈的人殺過去,人家早就鑽林子裡找不到了。
放火?
你說的簡單,我們還想生一堆火煮飯呢,可就是點不著啊,老林子裡啥都是濕的,就算是火油彈丟過去,也就著一會火,等火油彈裡的火油燒光了,火也就熄滅了。
校尉們為了防止被蠻夷偷襲,就把仆兵們放在最前邊,最外邊,蠻夷們分不清那些事府兵,那些是仆兵,反正見人就殺。
我向團長建議過兩次,要求我們這些身披甲胄的人站在最危險的地方,被團長嗬斥了兩次。
我不服,這一次見到陛下,我一定要要說那裡仆兵們的慘狀。”
雲瑾跟溫歡,狄光嗣對視一眼,就小心的問道:“那邊的戰事到底是怎麼起來的,是當地人不服王化嗎?”
李承修搖搖頭道:“也不是啊,隻要大唐開始給他們發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從林子裡走出來,高高興興的領東西,等吃的吃完了,東西用壞了,他們又會來搶。
我家都尉籌集了一批物資,讓他們出林子來拿,他們來了,結果呢,我們都尉就一聲令下,在那些蠻夷領東西的平原上,把他們全部殺死。
這樣做了幾次之後,蠻夷們就不肯上當了。
我其實覺得,都尉的目光太狹窄了,可以多給他們一些東西,多吸引一些人出林子,來平地上聚居,等村子成了寨子,寨子成了邊鎮,邊鎮成了小城,到時候,再考慮殺不殺的問題其實更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