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就在眼前,長安城裡擠滿了前來應試的讀書人。
如今,通過行卷獲得貴人青睞繼而獲得官位的行為已經徹底的行不通了。
不論是皇後武媚,還是太子李弘都對這種近乎私相授受朝廷官職的行為非常的厭惡,當然,對於杜絕行卷行為最熱切的人當屬當朝皇帝李治。
在這一點上,大唐位置最高的三個人意見一致。
所以,現在想要在大唐為官,道路很少,其中,最簡單的路是來自父祖的恩蔭,不過,這條路現在也不好走了,皇帝現在非常的小氣,輕易不再給官員這個方便了。
在一個就是軍功,這一條沒啥可說的,軍中人常用,雲初最早的官位就是這麼來的。
隻是,這些年以來,大唐邊軍動不動就出現百騎破萬,或者破十萬,抑或是一人滅一國,滅一族,動輒開疆拓土數百裡的駭人軍功,讓朝廷非常的憤怒。
派禦史徹查過幾個大功之後,發現不是殺良冒功,就是跟異族合夥演戲騙取軍功,禦史在邊軍殺人無數,回京城的時候讀書人都快變成屠戶了,這才讓這種不良風氣漸漸消失,順便把那些帳下積攢了百十顆敵人首級的悍卒的軍功給認證了一遍,這才讓邊軍那邊有了一個正常的升遷氛圍。
然而,朝廷最看重的還是科考。
這些年來,裴行檢這個家夥已經徹底的改良了科考製度,糊名,謄卷,不事先指定主考官,不事先預定考試題目,事後判卷者要經過三審三校,考中者的試卷最終還要張榜公布。
這一套流程下來,雖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人材都選出來,至少,現在經過考試得到官職的人,都是飽學之士。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彆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弟良將怯如雞的場麵,在大唐朝廷已經很罕見了。
不論是軍功,還是考試,都隻能篩選出勇敢者跟飽學者,至於這些勇敢者是不是一個好軍官,飽學者是不是一個好官,就見仁見智了。
皇後當年在洛陽擺下銅匭,讓百姓,哪怕是囚犯都可以將自己知曉的不法事上告朝廷,最後獲得獎勵的事情,造成的後遺症依舊存在。
這個後遺症就是誣告成風,雖然後來被太子給糾正過來了,在皇後給幾個誣告者賜官之後,很多自知才學不足的家夥們,就希望用這個方法獲得皇後的青睞,繼而達成讓自家階級得到遷躍的機會。
一天為士人,哪怕被砍頭抄家,他們家以後都能以士人自居,這就是大唐目前最糟糕的風氣。
這世上為了獲得士人名頭而不顧生死的大有人在。
比如這個叫作梁侯的人。
這個家夥的名字聽起來就官裡官氣的,乍一聽還以為他是大唐一位受人尊敬的侯爺,實則,這家夥啥都不是,就是一個在國子監讀書多年,依舊未能科舉中第的落榜生。
他不知道從哪裡搜羅到了雲初的各種不法事,還羅列出來了雲初的十大罪。
他不是把這張寫滿雲初十大罪的文書送到大理寺或者禦史台,而是直接貼在雲氏大門前,並大聲的向圍觀者,誦念內容,義氣慷慨至極,讓人一聽,就覺得雲初要是不犯下這些罪責,都對不起人家耗費的那麼些口水。
就在人人都以為這個狂生,將會屍骨無存的時候,雲氏卻大門緊閉,任由梁侯在外邊喝罵,家裡鴉雀無聲。
不僅僅如此,每逢豔陽高照,或者陰雨連綿的時候,雲氏就會搭上涼棚,送上茶水,免得這位梁侯被太陽曬到,或者被雨水澆了,害病。
等到這位梁侯罵累了,雲氏還會派人將梁侯送回家,交給他的家人,確保他是活著回家的。
這等退避三舍的做法,並不能讓梁侯消停下來,相反,參加到梁侯行列裡的讀書人越發的多了,而雲初的十宗罪,最終演變成了三十宗大罪。
外邊罵的熱火朝天,雲家宅子裡卻風平浪靜的厲害。
虞修容看一眼丈夫剛剛擬好的雲氏五十條大罪的條陳,忍不住道:“妾身好妒這樣的事情也算是一條大罪?”
雲初正色道:“怎麼不算,就因為夫人好妒,這才導致雲氏後宅空虛,子嗣不豐。”
虞修容撇撇嘴道:“這一條妾身認了,說到天上去,雲氏後宅婦人隻能有妾身一人,至於子嗣不豐,是因為夫君在妾身最能生的時候成年累月的不在家,這可怨不得我。”
雲初笑嗬嗬的將條陳上的墨跡吹乾,喊過管家老劉,讓他把新的罪名給梁侯送去,免得他們批判雲氏的時候沒有了新意。
“夫君這樣做,就能把對雲氏不滿的人都勾引出來?”
雲初點點頭道:“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這是自古以來顛撲不破的道理,要他們領頭來跟雲氏作對他們不敢,不過,我想啊,從眾的膽量他們還是有的。”
虞修容道:“等從眾的都來了,夫君又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