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一事,雖然一直並未明言,但是,朝堂上上下下心裡早就已經有所準備了。
河北一係的官員,雖然對此心中多有微辭,但他們也胳膊扭不過大腿。
王羽的起家之地算是河北,但是,不代表他的核心班底也在河北一係。
故而,河北一係雖然在天然的優勢之下,在朝堂中的力量絕對不弱,可是,卻也無法更改這樣的事情。
畢竟,遷都一事,可不僅僅隻是大部分臣子的意思,最為關鍵的是,上麵的王羽就一直在考慮這一件事情。
甚至,當河南之戰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之後,趙安陵與管仲就已經開始做著遷都的準備了。
到了河南之戰分出勝負之後,文武百官以及皇後、太子的儀駕,這才能夠第一時間成行。
而就在昨日,第一批官員也終於到了天京之內。
遷都一事,不可能會一蹴而就的,更加不可能一口氣將所有的人和物一口氣全部都拉過去。
如此大事,自然是要有計劃,有規程的一批一批的進行遷移,確保在這過程中不會引起什麼混亂。
但這第一批,到來的文武百官自然是地位最高的那一批。同樣,後宮眾妃之中,也隻有皇後等少數幾個人隨同第一批而來,剩下的那些妃子都在接下來的幾批之中。
可是,旅途勞頓的文武百官,才睡了一個好覺,就已經收到了六部即將擴充為七部的小道消息。
不隻如此,第七部,居然還是商部。
故而,這一個個的都開始坐不住了,一大早就全部到來了皇宮之中,要和王羽來確認這個消息。
至於王羽,對此自然不會有什麼隱瞞,畢竟,這確實本就是他的計劃之內的事情。甚至,如果沒有他的授意的話,所謂的小道消息,怎麼可能會傳的出去?不過是試探一下群臣的反應罷了!
而天京皇宮金鑾殿上的蟠龍金柱上還凝著晨露,王羽好整以暇地端坐在九龍禦座之上,指尖摩挲著溫潤的玉圭。
階下滿堂朱紫,文武百官處有沒有來齊,大部分還在鄴都之內都,但朝堂之中真是有話語權的那一部分,卻基本都已經到了。
檀香混著墨香在殿中浮沉,禦史大夫趙南平正捧著象牙笏板出列。
禦史大夫名為二品,與六部高官是同品,但是,在實權之下,他們不一定可以比得上六部高官。可是,在地位之上,他們卻絲毫不差,甚至,直追上麵的左右兩相,一直有著副丞相的外號。
禦史台的官員為言官,這群官員本身就是噴子,是用來作為朝堂上權力的製衡的。
禦史台的作用,本身就是為了監督官員,甚至,不僅僅隻可以監察官員,甚至還可以彈劾親王。故而,禦史台從某種程度上就是懸在一些官員頭上的利劍。
甚至,禦史台有些厲害的噴子,在朝堂之上,彆說是噴百官了,連皇帝都敢噴。
至於受庭杖,這對禦史來說,那可是履曆上的榮譽。要是丟了性命的話,說不定還正中一些禦史之心。禦史要是因為明言直諫而丟了性命,那可是真的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
故而,朝堂上的很多官員並不喜歡這些人。可是,從某種意義上,朝堂上還真的不能少了這些言官。
但是,趙南平確實一個例外,誰不知道這個老家夥圓滑的很?
不少人都明白,他能夠被王羽禦史大夫這個重要的職位,不是因為他適合這個職位,僅僅是因為以這個老家夥的年紀,頂多也就乾上這麼幾年,這才暫時將他扶了上來。
此人作為王羽稱帝事件中的先鋒,自然是要千金買馬骨的,將他扶上禦史大夫,總比讓他成為六部高官之一要強。
但是,在今日之前,有誰會想到,今天會是這個老家夥第一個站出來。
“啟稟陛下,老臣昨夜,觀星象,紫微恐有熒惑犯主之兆。”
他蒼老的聲音像生了鏽的銅鑼,“商者,金氣也,金盛則傷木。若再設商部,隻怕要動搖我大漢農本根基。”
異世天啟,商業的地位雖然要比藍星古代要強得多,也沒有刻意的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是,在重要性上,依舊不能和農業相比。
農業和商業之間的權衡,這是在生產力到達一定程度之前的必然。生產力上不去的話,不是說商業不重要,可商業就是沒辦法與農業的重要性相比。
各行各業比例的變更,那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的,不是統治者覺得誰重要就真的是誰更重要。
藍星古代之中,以商鞅為首的眾多名傳千古的重臣,都提出甚至是支持重農抑商的舉措,難道這些名傳奇千古的名人一個都看不到商業的好處嗎?
他們不是看不到!隻不過,那是時代的必然。
商業確實能夠提供更多的賦稅,但如果在影響農業的情況之下,沒糧食吃,那是真的會要命的!
而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之下,商業就是會影響到農業。
異世天啟之中,依舊是如此。就算沒有打壓商業,但是,商業卻依舊不能和農業相比。
雖然有四大皇商,可是,四大皇商是世家階層,那可不是商人階層。除了四大皇商之外,其他的商人,那夠指望有那樣的地位?
在場的官員,不僅怕出現一個新的部門影響朝堂的權力平衡,畢竟,和六部齊平的部門可不是什麼小部門。
同時,就是他們更擔心的是商部的出現,會影響農業和商業之間的平衡。
“趙卿可知,去歲燕北的邊稅,比前蒼年間少了六成?”
王羽示意司禮監掌印太監捧出黃綾賬冊,“然而,邊關的商隊流動,卻翻了三倍不止。”
相對於四河之力,燕北確實貧瘠,但是,燕北邊關的商稅,卻是燕北財政的一大部分來源。
而亂世之中,戰亂不僅沒有讓這些常年往來中原和草原的商人望而卻步,反而還更加刺激到了他們。
正是因為在亂世,他們才更有的賺。
曾經的大蒼朝廷以及燕北這些底蘊厚的,有他們自己的養馬場,形成了自己的馬政,可是,以步兵為主的鎮東和鎮南,可沒有自己的養馬場。
更加不要說,壓根兒就沒什麼底蘊的大炎了。
故而,能夠從北狄將戰馬賣到這些地方,依舊是一件天價的買賣。
除了戰馬之外,還有少許的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