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不是來自“瞧不上黃白遊”,而是針對華夏人。
試鏡輸給黃白遊的美籍華人楊駒真實內心感受是什麼?
黃白遊肯定是好的,楊駒知道柯南博林是經過海選來確定的,製片人肯定也參與了,肯定不會像媒體說的那樣失了智一意孤行。
但楊駒很自信,演女人他是最佳的,柯南博林的選擇錯了!
“有機會去看看。”楊駒這樣想,就沒把這件事放心上。
與此同時,不看好的風向之下,劇組成員也開始進行全球的宣傳。
“費爾,你在華夏的外號改變了。”經紀人珍妮弗。
“什麼?”預備接受采訪的費爾南達吃驚地看著珍妮弗。
費爾南達獲得過歐洲三大的影後頭銜,在歐洲名氣也更高,由她負責歐洲宣傳,巴貝特負責好萊塢的宣發,而黃白遊的話主要是負責國內宣傳。
珍妮弗說道:“就是華夏粉絲對你的稱呼,已經不是南哥了。”
“我看看。”費爾南達馬上放下手上其他的事。
經紀人也不會中文,所以給費爾南達看的言論是專門請人翻譯的,沒有用機翻,機翻太容易被人誤會。
[哦上帝,還要等一個月才能看到《蝴蝶君》,這可真是糟糕透了,我敢打賭,隔壁泰勒奶奶做的水果派都比這件事強。]
[可惡!閉上你該死的嘴,否則我就用尖皮鞋狠狠踢你的屁股。]
[我親愛的朋友,相信我,真的,以上帝名義起誓。你難道不認為專業是一種藝術?請收回你剛才粗魯的語言吧,我想費花ffoer)女士如果知道一定會為您的睿智和優雅折服。]
好巧不巧,珍妮弗見到的這一幕剛好是網友們在玩翻譯腔的梗。
“口音好奇怪……”費爾南達想評價,但又說不出口。
譯製腔可不單單是國人會覺得奇怪,外國人也會覺得熟悉又彆扭。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外號,費爾南達問:“費花ffoer)?”
費爾南達是音譯fernanda,費花就是f+foer花朵)產生縫合詞,珍妮弗特意問清楚了,原原本本給費爾做解釋。
“並且費花的讀音和中文裡的廢話相同。”珍妮弗道。
“廢話?什麼廢話,誰在說廢話?!”費爾南達嘴硬,心中在想難道她話多囉嗦的事藏不住了?
不過為什麼會突然有這麼大的改編從南姐到費花?費爾南達向珍妮弗投去詢問的目光。
“黃白遊先生真是一位紳士。”珍妮弗道。
要想改變互聯網有稱呼外號,隻有一個方法,用更有意思的外號去覆蓋,就比如說xx對吧。
玩梗大師黃白遊深諳此道,接受1905電影網采訪時說:“拍攝時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應該就是費花……咳費爾南達女士,她會操心任何事情,甚至可以說比導演更操心,導致了每天說很多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