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怎麼……怎麼沒有反應?”
“上一次在共工氏的幽穀中,那些東西就有反應,這個大鼎沒有反應?就是……尋常之物?”
“公子,它不是寶物吧?”
“……”
帶著滿滿的期待,真元運轉,一手按在鼎足上,數息之後……焰靈姬嬌容神色有些小小的不對勁。
麵前的這尊大鼎……怎麼沒有感覺?
一點反應都沒有。
甚至於,此刻以真元瞬間籠罩大鼎每一個角落,這尊大鼎還是沒有任何異樣。
萬物氣機上,這尊大鼎的材質與如今的鼎器略有不同,也不為什麼稀奇事。
又過了數個數息,甚至於都加大真元灌輸,赤焰之光明耀,順著那隻鼎足,流轉那尊大鼎的表麵。
一尊表麵擴散火焰熒光的大鼎明耀祭台之上,一絲絲溫熱的感覺都擴散虛空。
靠近些許,感知更為明顯一些。
“這……,好像沒什麼反應!”
“公子,您不是說這九件祭祀之器是寶物嗎?”
雪兒珊珊近前,屈指彈了一下麵前的大鼎,覺焰靈姐姐收攏力量,而且……還是沒有所得。
秀眉微動,看向一個個小家夥,又看向公子。
“公子,什麼反應都沒有。”
“這尊鼎器就是很普通的鼎器!”
焰靈姬嘟囔一語,天魔力場散去,很是搖搖頭。
“這些鼎器……都是上古歲月的風華禮儀痕跡。”
“鑄造的材質……和如今不太一樣,手段也不太一樣。”
“表麵的鳥蟲文字、圖騰紋理……也都是祭祀之用,並無刻印真法經文。”
“……”
元姆端量身側的另一尊祭祀之器,屈指點了點器物,悶聲蕩開,靈覺將其籠罩,真元沒入其中一縷。
也是無所得。
“或者普通的力量難以觸動這些器物?”
“就如諸子百家先賢留下的一些器物,尋常人得到也沒有大用,甚至於沒有用處。”
“唯有傳承之法,可有大用。”
“道家的寶物也是一樣,需要純正至極的清靜之氣加持,繼而駕馭寶物。”
“《神農錄》!”
“一路上,也聽焰靈姑娘你們提及那卷經文,那是獨屬於神農炎帝一脈的傳承之法。”
“是否需要那卷經文的傳承之力才能夠開啟?”
“剛才在外麵的時候,郡侯也說道……修煉《神農錄》,對於發現這裡的妙處有幫助!”
“我……我所言隻是猜測!”
“……”
玄姆動靜,紀嫣然在旁,輕捋頸間一縷青絲,玄姆……好像也無所得,焰靈姑娘也無所得。
而武真郡侯所言,這些器物是寶物?
什麼寶物?
焰靈姑娘她們之前在那處紫府山……以這種法子得了不少真法經文,還有一些彆的東西。
現在……法子無用了?
“叔父!”
陽滋也用手敲了敲那尊大鼎,焰靈姑娘的手段,沒有從它身上得到任何好處?
就是一尊很普通的大鼎?
“本侯也隻是可以感覺到它們的不同,具體法子……難料。”
“既然尋常真元之法難以感知,難以有所得。”
“那就用嫣然的法子試一試!”
“……”
“《神農錄》,十八卷得了十三卷,倒也不難修煉,等本侯片刻!”
“……”
迎著焰靈姬她們的目光,迎著陽滋等一個個小家夥的目光,自己……自己也非全知全能。
隻能夠所知大概。
先前的法子行不通,嫣然所語是可行之法,或者……以記數之力也可以試一試。
然!
似乎《神農錄》的力量更為穩妥一些,果然《神農錄》不足夠,再想彆的法子。
《神農錄》一共得了十三卷,全部經文共十八卷,儘管不為齊全,但總體經文的精要……可以感知。
根據經文記載,《神農錄》是炎帝神農氏一身修行大成所創,後來……又不住給於完善。
完本無缺的《神農錄》應該不會遜色《長生訣》、西王金母所留傳承經文。
十三卷經文!
早就一觀了。
修行?
並未修行。
自己之法,並不遜色它,隻是觀其精要而已。
以十三卷經文逆推十八卷全文有些難,將十八卷的精要全部推演出來……於自己不難。
正想著若是找不齊,就嘗試將十三卷《神農錄》重新梳理一下,將推演出來的精要化入其中。
成為一道完整的傳承真法,同樣是諸夏間一等一的傳承真法。
《神農錄》精要在於地澤萬物,不傷不害,農功正氣,陰陽之機,百果藏實,神而化之!
不為晦澀。
很容易就可參悟明白,甚至於同芊紅、雪兒她們從田言手中得來的農家典籍珍藏……有相似之處。
農家創家之人神農子,其人雖大才,若然說悟出同《神農錄》一般無二的道理,不是不可能。
但……相似之處很多,那就還有另外的可能。
農家先祖神農子也得了一些炎帝神農一脈的傳承,繼而……明悟道理,創下農家。
逆推出的全部《神農錄》經文,包羅萬象,有四時耕種之道,修行之法內蘊其中。
欲要參悟,唯有親自行之,才耕種田畝,養育農桑的過程中悟出神農妙法,才能夠以窺大道。
這一點!
農家的典籍傳承中,同樣有那般言語留下,隻是……從數十年前的農家來看,真正施為那般手段的多為農家普通弟子。
經文缺失,遊俠之風大盛。
農家六堂出現的頂級強者越來越少,那位農家野老……也是從荒野之中崛起,一路破關,踏足悟虛。
經文的內容涉及天象、地脈、山川、四時、二十四節氣、五音之律、收割之農鋤鐮刀之法……。
靈覺湧動《神農錄》十三卷的經文,周清一步踏出,立於那尊大鼎跟前,一念交融,十三卷的修煉之法在體內運轉!
不過熟悉,一卷內容便是有成,體表隱現一絲絲暗黃色的厚重祥和之光暈。
繼而。
又是一部踏出。
如法炮製,數息之後,又一卷經文有成,沒有任何難度,沒有任何阻礙,諸般道理了然於心。
《神農錄》似乎還有彆的妙處。
隻是……於如今的本尊而言,也不為什麼妙處,也就還不錯的真法手段傳承罷了。
“比起這九件祭祀之器,本公主倒覺……另外的祭祀之物……更像是寶物。”
“就是不知道這麼長時間了,還是否保存完好。”
“叔父在修煉《神農錄》,估計要待一會兒了。”
“……”
叔父修煉十三卷《神農錄》,那些經文陽滋也有一覽,奈何不適合自己,尤其……自己有更好的。
叔父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隻要安心修煉至化神圓滿,突破悟虛都不難,輔助丹藥之力,合道都可期。
以叔父如今的實力,修煉那些《神農錄》怎麼著也得花費一會兒時間,如此,當不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