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終究不若一力混成!”/P
“真要強戰,那些人不為調遣,各自為戰,欲要將秦國大軍長久拖延,也難以做到。”/P
“避戰!”/P
“諸國淪亡,士氣不足,不住敗退,困局箕子朝鮮,接下來又要避退,一顆戰心更為孱弱。”/P
“……”/P
年輕人明耀生輝的雙眸閉起,不看屏風上的輿圖,腦海中都有無比清晰的記憶。/P
叔父和範先生之意,要同那些人商議之後,再行定下大事。/P
那些人……自己都可以猜到一些結果。/P
甚至於叔父如何想的,自己也能猜到一些。/P
退!/P
不住的後退!/P
何時是一個儘頭?/P
多年來,先是敗退江東,而後困退齊魯,又敗退箕子朝鮮,眼下,還要退往辰國之地?/P
那裡!/P
比起當初楚國的江南、嶺南都有些不如,再加上地形地勢之故,內在,要重新開始。/P
外在。/P
秦國水師之力更為便利了。/P
箕子朝鮮被人占據,水陸兩地皆莫大危險,將來又要退向何處?退向海域?/P
海域上又許多零散零碎的島嶼,如果不講究太多,住人倒也可以。/P
真的要走到那一步?/P
就不能有些戰心?/P
倘若箕子朝鮮所有的力量歸於自己掌控調遣,那麼,自己有信心將秦國之力拖困於此。/P
甚至於可以有機會將秦軍擊潰。/P
也許,會損耗許多東西。/P
可!/P
得到的東西很多。/P
也能夠大大提一提那些人士氣。/P
否則,這般下去,就算將來有良機,又如何可以抓住?/P
“欲要將多方之力擰成一股繩,眼下還沒有那個契機。”/P
“非有真正的生死存亡之刻,他們沒有選擇的時候,才可以有那般機會。”/P
“羽兒,不要想太多。”/P
“欲謀長遠,非有立足腳下,先將眼前的事情解決掉,才能夠將另外一些事情解決。”/P
“先聽聽那些人準備如何做,咱們這裡再有所決斷。”/P
“單單項氏一族,不足以成就大事。”/P
“而且,箕子朝鮮數年來,因咱們風頭太過,還迎來不少的壓製之力,隻有等待良機。”/P
“一個很好的機會。”/P
“諸方皆動,諸夏皆動。”/P
“等那些人需要助力的時候,等那些人需要咱們的時候,那才是機會。”/P
“那些人的性子還和當年一樣,非有萬不得已,不然,不會將很多力量分出去的。”/P
“隻有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將力量分出來,才有多方合力的機會。”/P
“等咱們的力量越來越強,一些力量也會自動歸附的。”/P
“他們的戰心有弱,未必不是壞事,對咱們而言,不是壞事,他們戰心弱了,就意味著咱們的機會就大了。”/P
“……”/P
藍衣老者笑言。/P
羽兒的性子還和當年差不多,沒有太大的變化,一顆戰心如烈火一樣灼燒著。/P
這是好事。/P
也非好事。/P
有這樣的一顆心,更要學會駕馭,隻有在最佳的時刻,才能夠發揮出這顆心的最大力量。/P
箕子朝鮮另外一些人戰心有弱,也是機會。/P
良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