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看十七娘悶悶不樂,當即安慰道:“娘子不妨事的。”
十七娘道:“官人,我是覺得哥哥好生糊塗,連誰是自家人,誰是外人都不清楚。為了一個不值當的外人與親妹夫這般。我是惱他這般。”
章越笑了笑道:“內兄也是一時之言罷了。何七如此人,他怎會不知呢?”
章越回到府上時,看見門前停著一列車駕。
章越一問府中下人得知是蔡京到府上給自己拜年。
當初章越罷官離京後,將蔡京引薦給了韓絳。韓絳對蔡京十分的賞識,後來陳襄代替自己出任鹽鐵判官後,對蔡京的才乾也是稱讚有加。
因蔡京辦事得利,韓絳在三司使卸任之前向官家推薦了蔡京,如今蔡京已是加官為大理寺評事,這升遷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不少進士出身的官員。
當然如今的交引所在蔡京的治理下,也是蒸蒸日上。
治平四年交引所年利潤已到了一百七十萬貫以上,年分紅達到一百三十萬貫。
當然交引所裡也非一帆風順,曾出現了一件事。
原來分引所日進鬥金,自也引起了民間的仿效之風。
當時有人打算在汴京及大名府也辦一個交引所,這是由富商們集資所興辦的,打算下場分一杯羹。
但這民間所辦的交引所還沒開辦三個月,即被朝廷查封了,同時幾個富商還被罰了不少錢。
聽說此事是三司使韓絳親自出手,究竟如何章越也不得而知。
但交引所終究是豐富了朝廷財源,今年僅陝西運司一年分紅收入就達到五十萬貫。
有了分引所的收入,陝西轉運使薛向已不通過濫發鹽鈔來獲得軍餉收入了。要知道按照曆史上薛向那印鈔速度,不出數年,朝廷就得花兩百萬貫來回收鹽鈔,以抵消其通貨膨脹的貶值壓力。
到了最後朝廷也沒辦法再兜底了,鹽鈔崩盤,當初所有買了鹽鈔的百姓財富皆化為烏有,鹽鈔一度成為了宋朝的金圓券。
如今有了分引所,薛向印鈔的速度就很克製了,薛向對蔡京也是讚譽有加。
至於章越罷官,蔡京也沒有表現的世態炎涼。章越在任時,章實本來在交引所任一個閒散的差事,在章越走後,蔡京將自家大哥調了一個油水豐厚的差事上。
同時蔡京對章實仍畢恭畢敬地,每逢三節親自到章家拜會不說,平日在衙門裡也對章實以叔伯事之。
章越進了家門後,看到了蔡京與兄長正在說話。
蔡京見到章越時連忙從門裡奔出,下拜之後口稱老師。
章越笑了笑將蔡京扶起。
章越沒有收蔡京為學生的意思,但蔡京處處以學生事之,於是外麵的人都以為蔡京是章越的學生,如此也就成了默認的關係。
當然章越名義下的學生不止蔡京一人,還有一人則是李夔。
李夔是黃履的親戚,章越便代替黃履照顧他。對方一直在國子監讀書,平日閒暇時便住在章越家中。
章越常考他的學問,一來二去二人也成了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