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禧淡淡地道:“你爹爹是我的恩主,我照拂你是理所當然的,這不必謝我。”
章亙苦笑道:“所以我劾了韓樞相,令他罷官,至徐叔你也怨我,也怨了爹爹是嗎?”
徐禧道:“你爹爹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如何也不敢怨的。至於韓公韋州之敗,也是不聽我言一意孤行之故。”
“自橫山出掃滅黨項是我多年的夙願,但你爹爹一直不許,故我隻好求之韓相公。算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明日我便與沈相公辭幕,回中樞去。”
章亙道:“徐叔何必走呢?我看此番韋州之敗後,遼國又蠢蠢欲動,頗有大舉複來之勢。沈相公身旁正要你這樣熟知兵事的人坐鎮不可。”
徐禧聞言微微躊躇,然後道:“我與沈存中不和。”
徐禧確實頗看不起沈括,覺得此人有些窩囊,同時也沒什麼立場。
“徐叔……我有事請教?”章亙道,“若黨項複來,要攻何處?”
徐禧聞言道:“黨項若複來,我料定必攻平夏,而後蘭州,再而後方乃涼州!”
章亙道:“徐叔既有此見,何不與我往環州與沈相公言之?”
“這……”
章亙看徐禧的意動,立即對左右吩咐道:“備馬!咱們立即去環州!”
轉過章亙道:“徐叔,一切以國事為重。”
二人一並行了一日一夜抵至環州。
而沈括正在著惱,他接管行樞密院後,其餘官員都在唯獨不見了徐禧。
打聽得知徐禧竟然親自去慶州送韓縝了。
沈括聽了大怒,韓縝不與他交接直接上京,已令他很惱火了。徐禧竟然還不打招呼去慶州送韓縝,實是沒有將他這個新任知行樞密事放在眼底。
沈括雖辦事上是工科大佬的風格,但與人相處上也有文人極小心眼的一麵。
聞之屬下稟告徐禧返回時,沈括正準備治他一個不經通報,擅自行動的罪名後。
屬下低聲道:“是章二衙內陪同徐禧回來的。”
沈括聽了一愣心道,這是演得哪一出?難道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這時章亙已是先一步抵至節堂,沈括見了章亙滿臉堆笑,一臉溫和慈愛的長輩樣子。
隻聽章亙入內後與沈括說了幾句話後,沈括大喜。他當即召見徐禧,相待十分熱情。
……
元豐五年新年。
照例遼國和黨項要派賀正旦使至宋朝,向天子朝賀。
不過這一次遼國和黨項都不約而同地沒有派遣賀正旦使。黨項因與宋朝戰和不定,多次沒有派賀正旦使,這不意外,但遼國沒有派遣賀正旦使還是這麼年多來的第一次。
令人沒有意料到的是,阿裡骨卻派使來到宋朝朝賀,要求宋朝封他作涼州王。
相反十餘之日之後,帶著遼國國書的蕭德讓再度抵至汴京。
當朝提出要宋朝讓出涼州,蘭州等侵攻黨項之地,並交還耶律乙辛,否則兩國盟破。
正在這時候新任行樞密使沈括和徐禧聯合上疏言。
黨項近傳聞,漢人自據天都山葫蘆川一線,唱歌作樂田地,都被漢家占去,又雲奪我飯碗,觀此權勢必全力來爭。
臣觀涼州之後,西賊雖凋敝如此,但韋州一戰其精兵仍有十餘萬之眾,分頭暴至,鎧杖精明,紀律嚴整。決不可以困弊無能視之。
臣恐怕有所疏失,先具奏知。若待二年之後,邊塞穀物歲熟,邊城修築完善,則不懼黨項來爭。請熙河路隨時派兵策應我涇原路,同時河東,河北也要有遼國來攻的防備。
聽聞遼國,黨項兩國欲並用兵中國,朝中眾大臣們聞遼國欲開啟戰端,不由驚懼。朝臣們大多持議和之論,打算向黨項退還涼州,向遼國押還耶律乙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