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跑的車,人們都不太注意,停在那裡不動的兩輛或者三輛車,應該會有人留意到。
“這個工作量就很大了。兩江城南岸居住了那麼多人,總不能挨家挨戶去問吧。”
十五分鐘車程,怎麼都有十來公裡,就算是貨車,比轎車速度慢,也是個不小的範圍。
這個辦法,陶元舉提出了異議,梁天舟也覺得確實有點碰運氣的成份。
“如果是生化物資,存放是有嚴格要求的。必須要密閉、冷藏。”
梁天舟思考了半天,突然抬頭,對著陶元舉:
“對,我們可以從這方麵著手。”
“你是說查冷庫?”陶元舉聽他這麼一說,查儲存用的冷庫,範圍是小了很多。
但隻有兩個前提都具備,這個辦法才管用。
第一個前提,那批貨確如梁天舟所預料的,是生化物資。第二個前提,他們沒有自己的專用倉庫和專用冷藏設備。
“我們還有彆的選擇嗎?”梁天舟不是質疑陶元舉,是自問自答。
如果第一個前提不對,他們現在啥也做不了,真就好比大海撈針。
第二個前提如果也不成立,他們就得從日軍內部的軍需站去打主意了。
“先從外圍下手吧,假設他們會租用或者征用民用倉庫的話。”
又經過一番秘密摸排,總算有了一點收獲。
距輪渡碼頭二十分鐘車程的羅山路,有一家食品廠,據廠裡看門大爺說,前兩天有人租用工廠的冷藏室,然後有兩輛大車送了些東西過來,存放在冷藏室裡。
梁天舟知道那個食品廠的地址,羅山路東頭。他記得羅山路上有個島國兵營,比那食品廠更靠近碼頭。
那麼,那天藤原駿二很可能送完貨後,又回到那座兵營門口等藤原紀美,這樣半個小時從碼頭出發接上藤原駿二,再回到碼頭,完全能做到。
“那個冷藏室有問題!走,馬上過去!”
梁天舟拽上陶元舉,駕車過江,直奔羅山路。
食品廠看門的,是一個中年男人。
“請問一下,昨天在這守門的那個大爺呢?”
陶元舉問道。
“我是新來的。你說的是之前這裡的門衛大爺吧?”那中年人也還熱心。
“是啊,昨天在這裡那個。”
“他出車禍死了,就在這大門前的街上。”
陶元舉和梁天舟一驚,完了,趕緊問:
“廠裡的冷藏室,是不是有人存放了一批貨?“這麼問也太直接了吧。好在那人也不介意,隻是說,他剛來的,不清楚。
這時一個負責人模樣的看到門口停著輛轎車,還在門衛室詢問門衛,走過來。
梁天舟乾脆直截了當:
“我是警察局的,有人舉報你這裡冷藏室私藏違禁物品。”
那負責人一聽冷藏室,立馬擺擺手,說道:
“廠裡的冷藏室,是被人征用過幾天,現在已經拉走了。不要問我是什麼人什麼貨,我統統不知道。”說罷轉身溜走了。
“遲了一步啊!”梁天舟悔恨不已。要是他帶著林三虎實地勘驗時,注意到那裡的食品廠,也不至於又一次抓瞎。
可當時誰知道是生化物資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