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據你剛才所說,他們隻是用了普通卡車來運輸,這種卡車是沒法保證裝載到彈頭上的病毒的存活的。”
“為什麼?”陶元舉還是不明白。
“大概是病毒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吧。”防化兵出身的於康等人,有點懂了。
“說得沒錯!正是這個意思。”徐工對於康的回答還算滿意。
“還是我來說吧。”徐工接著鄭工的話,繼續說道:
“普通病毒在常溫下,通常隻能存活幾個小時,就算附著介質比較好,也不超過二十四小時。”
“敵人這個d43a型病毒,存活力也不會多強。哪怕很頑固的病毒,常溫下兩到三天也會死亡。”
“所以,病毒的運輸,必須放在低溫容器中,才能保證經過長時間的運輸,還沒有喪失活性。”
這下陶元舉搞懂了,他看著徐工,說道:
“也就是說,普通卡車沒有足夠大的冷藏容器,可以把炮彈統統裝進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拿一個保溫瓶或者冷藏箱,隻裝病毒,體積就小多了。是這樣吧?”
徐工對他豎起大拇指:“理解正確,給十分!”
陶元舉繼續答題:“如果敵人要以炮彈形式發送病毒,必須得等到要使用時,現場裝載。否則時間長了,那病毒也死了。”
“差不多是現場裝載,提前裝能提前的時間也不會多。”徐工肯定地說。
“也就是說,如果在兩江發射,就在兩江裝載,不在兩江發射,就肯定不會在兩江把容器打開。對吧?”
“理論上是這樣。”徐工點點頭。
“那會不會在俘虜中注射病毒,或者放入江水裡?”陶元舉想到剛才鄭工說的一共有三種投放方式。
“俘虜中施毒,軍部已經知會駐軍各部,防止人員滲透,即使有俘虜被放回,也要隔離觀察。這個問題好辦。”這次是於康代專家回答的,從霧都出發前,上峰給他簡單提到過。
“至於把病毒投放水中,兩江的水一條自北向南會合入大江,一條大江又是自西向東,並不流經目標區域。至少在兩江中投放的可能性不大。”徐工說道。
陶元舉等徐工說完,思索了好一陣。
“聽兩位專家這麼一介紹,這節課收獲不小。劃重點,敵人最有可能還是用炮彈發射投毒。咱們得找到他們的炮陣!”陶元舉做聽課總結。
“還有可能是炸彈,飛機投放。”徐工忘了說這一點,又補充道。
“那病毒不都被炸死了嗎?”
“有一種叫做啞彈的玩意,聽過吧?”
於康看陶元舉就是故意這麼問的,也跟他開起玩笑來。
“當然,”徐工最後說道,“因為裝載和發射地不能相距太遠,兩江距離前線有上百公裡,兩江很可能隻是中轉地!但我們最好還是在裝載之前的運送過程中,把它銷毀。”
“科普了這麼多,最後的結論,還是要阻攔病毒的運輸。明白了!”陶元舉想,這不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