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放下藤原紀美授意吳慎用在鄒平凡部調查不說。
這一天的城南郊外,天氣格外晴朗,初春的原野,一片生機勃勃。
穿越鄉間的土公路上,一輛牛車從遠處向兩江方向緩緩而來。
牛車上坐著一個趕車的把式,年輕農夫裝扮,戴一頂破舊的遮陽草帽。偶爾揮動一下手中的鞭子,吆喝著老牛。車後麵滿載著草料,堆得比一人還高。從車的後麵,看不到趕車的人。
正是中午時分,太陽當頂,牛困人饑日已高。
公路旁邊有一個半路涼棚,涼棚下一個老農擺著一個小攤,幾把竹椅,賣些茶水。
車把式把牛車停在涼棚外,走下車來到涼亭邊。跟賣茶水的老農招呼一聲,端起小攤上的一碗茶水,“咕嚕、咕嚕”喝下。
雖然隻是春天,一路頂著烈日走來,實在渴得不行。
他一屁股坐在一把竹椅上,竹椅發出“吱嘎”的聲音,他都有點擔心自己會不會把竹椅坐散架。
“老鄉,”他跟賣茶水的老農打聽道,“能問一下,從這裡到兩江城還有多遠?”
聽他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卻是一副農民打扮。莫不是外鄉來避難的?
老農看了看停在一邊的牛車,好奇地問道:
“怎麼?你是要去兩江城嗎?就你這牛車,恐怕好幾天也到不了,還有一百多裡路呢。”
“還有這麼遠?”
車把式悵然歎了口氣。
“你是從哪裡過來的?”老農見他一臉疲憊,好心地問道。
“我,從那邊來的,就是打算去兩江城。”
車把式並沒有告訴老農,他從哪來,隻是支吾過去,指了指來路,又打聽道:
“那請問一下老伯,前麵可有什麼小鎮嗎?可以住宿和吃飯的地方?”
老農朝前方指了指,說道:
“有啊,再往前走大約二十來裡路,就是一個鎮。那裡就能住宿和吃飯。”
這時,遠處一聲汽笛長鳴,緊接著傳來火車飛馳而過的“哐當、哐當”之聲。
“老伯,這附近有火車站?”車把式欣喜地問道。
“你說的是趕火車的那個車站嗎?這裡沒有。”老農似想起什麼,接著指點道,“前麵那個鎮上,有個貨場,拉貨的火車有時會在那裡卸貨。拉客的火車不會停的。”
“多謝老伯!”
車把式起身,趕著牛車,繼續前行。
……
這個車把式,就是丁九光。
他在嶽城躲了兩天,水陸、公路、鐵路都試過,脫不了身。
最後決定,徒步朝兩江城方向走。
走到半道,遇上一個當地老鄉趕著一輛牛車。臨時起意,把人殺了,屍體拖到山裡藏好,自己換了老鄉的衣服,一路走來。
聽說附近有鐵路貨場,又潛入貨場,偷偷爬上一趟開往兩江的貨運火車。
誰知這趟貨運火車開到兩江城南的一個小貨站,不走了。
他不得不下來,背著行囊,又搭上了一輛往兩江城送菜的馬車。
幾經周折,兩江城越來越近。但他卻不敢大意,現在還不清楚那兩個跟他爭奪寶物的人,是誰派的。萬事得小心。
儘管他如此地小心,還是被在嶽城通往兩江的進城大路上守候多日的井下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