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在湖山之間蜿蜒,梁天舟注意到,前麵有個小的岔路口。
減緩車速,經過路口時,他特地朝左側的岔路上望了一眼。
那條路並不長,卻是通向一個山坳,隱隱可以見到,前方有一道鐵門。
為了不引人注意,他繼續朝前開,憑印象,再往前不遠,應該有個小鎮,好像叫郭家甸吧。
靠近鎮邊,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多,背的、挑的、提的,看樣子這一天郭家甸逢集。
這種小鎮轎車開進去太惹眼。
梁天舟在鎮子外麵找了個僻靜的空地,把車停下。
趕集的日子,人多,正好打聽事。
他步行朝鎮子走去。
還沒到鎮子場口,就有個半路涼亭,亭子旁搭了一長溜棚子,竹竿綁的骨架,頂上扯一塊藍布,遮擋太陽。
下麵是一些小桌、小凳,專供路人天熱歇腳時,坐下喝口清茶。
守著這茶鋪的,是當地一個六旬左右的大爺,客人聊天喝茶時,他就坐在一邊,抽著自己裹的土煙袋,怡然自樂。
就在這裡了。
梁天舟停下腳步,也在茶棚裡找個凳子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聽大夥兒聊八卦。
茶客聊的話題天馬行空,一會兒東家長西家短,一會兒又是江湖逸聞趣事,也有聊天氣,聊收成的。
終於有人提到了公路旁那個不讓人靠近的建築了。梁天舟聽大家議論一陣,插話道:
“這位老哥,你剛才說的,可是這裡往西幾裡路旁邊那個岔路口往裡走的地方?”
“是啊。前陣子還讓我們去幫著搬了東西,那時候沒幾個人守,現在卻駐了好多島軍。”
戚威說的,是便衣在駐守,現在換成軍隊了?
“老哥既然去幫忙搬貨,可知那裡存放的都是什麼貨?”梁天舟追問道。
“什麼貨?我看不出來。咱老百姓都沒見過。”
被問的那位老哥,搖著頭答道。
“聽你口音,不是本地人,你打聽那麼多乾啥?”有其他茶客跟著說道。
梁天舟忙解釋道:“天熱在這歇口氣,聽你們聊,有點好奇。不過也正常,現在那邊在打仗,存放點槍啊子彈啊什麼的,可能是軍用倉庫吧。”
那位老哥卻道:“是什麼不知道,但肯定不是槍、子彈這些。這些東西我還是認識的。”
“哎呀,就是炸藥。”這時一直沒開口的老大爺,放下手中的竹煙杆,接上了話,“你們沒見過當年修這條路?都是用炸藥開山放炮,才把這一帶的山啊溝啊,填平的。”
“那他們不怕有人把炸藥引爆了?”有人一聽,來了興致。
“都堆放在那後麵的山洞裡,誰能進去?”老大爺乾咳兩聲,補充道,“再說,外麵還有那麼多兵守著。”
“我說,我們還是不要在這議論這些,咱小老百姓,當心禍從口出。”
有人提醒道,一邊還朝梁天舟望了兩眼。
“現在這天氣,越來越熱了。”有人取下頭上戴著的草帽,當做扇子,一邊扇著,一邊說道。
“是啊,說不定今年夏天比去年還要熱。”話題轉移了,人們開始聊起彆的來。
梁天舟付了茶錢,起身朝鎮子裡去。
逢集的鎮子,熱鬨非凡,跟所有的鄉鎮一樣,基本上都是當地人,去做些小買賣。
梁天舟在鎮上並沒有看得到什麼異常的,也沒有島軍。
在鎮上吃了午飯,再沿來時的路,徒步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