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偉平靜的話語,如同冰冷的墨汁滴入溫潤的西湖水,瞬間將方才的閒適旖旎滌蕩殆儘,隻餘下沉重如鐵的天下大勢。
單美仙的心湖被徹底攪動,波瀾難平。易華偉對江南局勢的剖析,精準、冷酷、直指核心,其高度與深度遠超她此前接觸過的任何智者或梟雄。這絕非江湖草莽所能企及,甚至遠超許多割據一方的豪強。那份洞悉未來的篤定,那份視群雄如棋子的漠然,讓她在震撼之餘,心底那絲因掌櫃誤喚而起的漣漪,悄然轉化為一種更深沉、更複雜的仰望與……悸動。
她深吸了一口帶著水汽的清涼空氣,努力平複著翻騰的心緒,目光灼灼地看向易華偉那在湖光映照下愈發顯得深邃莫測的側臉。
“公子洞燭幽微,一語道破江南危局,妾身受教匪淺。”
單美仙的聲音比之前更顯鄭重,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
“然,天下板蕩,非止江南一隅。公子既有此通觀全局之能,妾身鬥膽,敢問公子……對如今天下英雄,作何觀瞻?”
她問出了心中最迫切、也最敬畏的問題。眼前這位謎一樣的月白公子,他的目光顯然不僅僅落在西湖這一隅之地。
易華偉的目光依舊落在浩渺的湖麵上,仿佛穿透了千山萬水,俯瞰著整個神州大地。沉默片刻,才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裁決天下的份量: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然,群雄雖眾,能問鼎者,寥寥無幾。”
他頓了頓,仿佛在梳理腦海中的山河圖卷:
“北地,李閥。”
這兩個字一出,單美仙的心猛地一跳。李閥,關隴門閥之首,太原留守李淵!這是當今公認最具潛力的勢力之一,就在前不久李淵於太原正式起兵作反。
加上之前李密斬殺張須陀後士氣大振,又是連場大勝,隋室現在能保得住的隻有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和江都揚州,楊氏江山岌岌可危。
“李淵其人,老成持重,看似庸碌,實乃大智若愚。其子建成、世民,皆非池中之物,尤其次子世民,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英武果決,善納賢才,深諳兵略。其麾下謀臣如房玄齡、杜如晦,皆王佐之才;猛將如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世之虎臣。更兼其占據太原形勝之地,得關隴門閥全力支持,兵精糧足,民心可用。其勢已成,隻待一個契機,便可龍騰虎踞,西取長安,虎視天下。此乃……最有王者氣象者。”
易華偉對李世民的評價之高,讓單美仙暗暗意外。東溟派與李閥亦有軍械交易,對李世民之名亦有耳聞。
現在李閥世子是李建成,其武功雖勝乃父,號稱李閥第一高手,但卻不像李世民般得人擁戴,聲望差上許多。
但從未想過在易華偉心中,此人竟被推至如此高度!那份“龍鳳之姿”、“王者氣象”的論斷,幾乎已是蓋棺定論般的預言!
“那瓦崗李密呢?”
單美仙忍不住追問。瓦崗聲勢浩大,席卷中原,李密更是被許多人視為反隋盟主。
易華偉嘴角掠過一絲極淡的嘲諷:“李密,才具過人,誌大才疏,刻薄寡恩,難容於人。看似烈火烹油,實則根基已損。其盤踞洛口,困於四戰之地,東有王世充虎視眈眈,西有李閥兵鋒正銳。其性多疑,不能儘用徐世積、魏征等真正大才,反受製於庸碌之輩。其勢雖盛,卻如無根浮萍,終將傾覆。敗亡之日,不遠矣。”
“刻薄寡恩”、“難容於人”、“無根浮萍”……易華偉對李密的評價,字字如刀,直指其致命弱點。
單美仙想起之前聽聞關於李密欲殺翟讓的傳聞,以及瓦崗內部隱隱的裂痕,不由得深以為然,對易華偉的洞察力更為歎服。
“那……河北竇建德?”
單美仙繼續問道。竇建德在河北深得民心,仁義之名頗著。
“竇建德,草莽英雄,深諳收買人心之道,能聚眾,有根基。”
易華偉的語氣稍緩:“其占據河北,根基漸穩,可稱一方雄主。然其出身所限,格局終究難脫草莽之氣,缺乏吞吐天下之誌與真正經天緯地之才。其麾下,文無張良、蕭何之謀,武缺韓信、衛霍之勇。守成有餘,進取不足。若遇明主,或可為一方藩鎮;若遇大爭之世,終難逃覆滅之局。”
評價中肯,點出了竇建德的優勢與無法突破的瓶頸。單美仙微微點頭。
“江淮杜伏威?”她想起了易華偉之前提到過此人。
“杜伏威,梟雄之姿,狠辣果決,用兵狡黠,深諳生存之道。其占據曆陽,扼江淮咽喉,勢力擴張極快,乃真正亂世之狼。”
易華偉的目光投向江淮方向:“其與李子通之爭,乃江淮霸權之爭。此人野心勃勃,手段酷烈,然治下尚算有法度,非一味殘暴。其未來……或可割據一方,稱霸江淮,然欲問鼎中原,尚欠天命與足夠的根基。其成敗,係於能否在江南群雄混戰中脫穎而出,並……尋得真正穩固的立足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杜伏威的評價,更側重於其亂世生存能力和梟雄本質,點明其上限。單美仙心中默默記下,這對東溟派在江淮的生意布局至關重要。
“此外,洛陽王世充,奸雄也,多詐少信,暴虐無道,雖據堅城,終難長久。朔方梁師都、劉武周等輩,不過依附突厥之跳梁,難成大器。至於宇文閥、獨孤閥等關隴殘餘,困守一隅,依附李閥或隋室餘孽,已失逐鹿天下之機。”
易華偉的聲音不高,卻仿佛為整個天下群雄譜寫了命運的判詞,目光掃過單美仙震驚而專注的臉龐,最後落回西湖的瀲灩波光,語氣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滄桑與淡漠:
“大爭之世,龍蛇起陸。然天命所歸,氣運所鐘,非唯武力強橫,更需民心所向,製度之新,人才之盛,格局之宏。舊隋之弊,在於暴虐失德,門閥腐朽。新朝欲立,必滌蕩舊穢,開創新局。誰能承此天命,革故鼎新,方能真正一統寰宇,再造乾坤。”
這番話,已不僅僅是分析群雄強弱,更上升到了天命氣運、製度革新的高度!那份曾執掌龐大帝國百年的沉澱與高度,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單美仙隻覺得心神俱震,眼前這位公子,他的眼界早已超脫了江湖草莽,甚至超越了割據一方的諸侯,他看到的,是未來帝國興衰的脈絡,是文明演進的軌跡!這絕非一個普通高手,甚至不是一個普通謀士所能擁有的視角!
單婉晶早已聽得呆住了,小嘴微張,藍寶石般的眼睛瞪得溜圓,一眨不眨地看著易華偉。她雖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複雜的天下大勢和深奧的治國之道,但易華偉話語中那份掌控乾坤、裁決天下的氣度,那份如同神明俯瞰人間棋局的漠然與高遠,深深烙印在她年輕的心靈上。她隻覺得心口怦怦直跳,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莫名的憧憬,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