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紫薇軟劍,張丹楓的拖字訣
寶藏內的金銀珠寶,張丹楓沒有半分興趣,隨手拿了兩件精美的,準備日後見到雲蕾之時,作為重遇禮物。
繪製山川水脈的地圖,澹台滅明或許很想要這個,張丹楓卻不想要。
這東西隻會讓人野心越來越大,並且對自家沒有好處,就算拿到地圖,也不過是在便宜真正的幕後之人。
比如瓦剌丞相也先。
比如蒙元皇子方夜羽。
比如滿清四皇子弘曆。
這些人盯著張士誠寶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早就已經盯上。
他們不要錢。
他們知道財寶很難運過去。
他們需要的是地圖,需要讓張宗周最先動起來,攪亂中原安定,然後他們趁機合圍而下,狠狠地咬一口肉。
這個道理,張丹楓早就已經明白。
張宗周當然也明白,但他除非徹底放棄雄心壯誌,否則必須奪寶藏。
張丹楓歎了口氣,挑了一本中原內陸地圖,帶回去哄老爹,免得真的把老爹給氣壞了,彆的全都留在此地。
至於理由……當然是沈煉!
寶藏是沈煉搶走的。
地圖是沈煉搶走的。
蒼龍七宿是沈煉搶走的。
沈煉做的!
沈煉做的!
全都是沈煉做的!
想來在寶藏外麵,沈煉和澹台大哥已經打起來了,數百人親眼見證,就算老爹心有疑慮,也拿我沒辦法。
沈煉能猜到寶藏內部的事情,張丹楓當然能猜到寶藏外麵的事情。
兩人雖未見麵,一切心照不宣。
正所謂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兩人性格差距極大,卻是知己好友。
財寶可以不要,地圖可以不要,彆的東西若是也不要,那就相當於白來這一趟,張丹楓怎麼可能會白來?
四下一掃,找到幾個精致的玉盒。
這是用藥玉特製的藥匣,專門用於儲存各種靈藥,或者是成品靈丹。
藥匣外麵繪製鬆鶴仙草等圖案,裡麵分為一個個的小格子,儘是用於煉丹煉藥的天材地寶,其中有一株血參,上麵紋路儼然,年份超過三千年。
藥匣旁邊有個巴掌大的小藥匣,這裡麵是精煉完成的藥膏,打開,以張丹楓的淡定,也不由得吃了一驚。
這東西竟然是——萬年斷續!
天下靈藥,若論接駁筋骨,自然以黑玉斷續膏為最,黑玉斷續膏不僅藥效奇絕,而且是能批量配置的藥膏。
雖然配置黑玉斷續膏的靈藥,非常非常的珍貴,但並非可遇不可求。
隻要能夠湊齊藥物,便能煉製出黑玉斷續膏,對於某些名門大派而言,不敢說隨意取用,卻也是絕對不缺。
造價雖然昂貴,但如果綜合各個方麵的因素,反而是最實惠的選擇。
萬年斷續是天然的接骨良藥,接骨效果比黑玉斷續膏更佳,還能以獨特的藥力接駁經脈,讓經脈恢複如初。
就算殘疾三十年,也能以萬年斷續重新接骨,假如有武功在身,還能趁機貫通經脈,甚至能借機提升內勁。
隻可惜,此物天然而成,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靈藥,就算是少林武當,寶庫中也沒有庫存,張士誠這一盒,可以算是世間絕品,乃萬金不換之寶物。
張丹楓收起萬年斷續,向著寶庫左邊看去,但見寒光閃爍,紫氣彌蒙。
張士誠收集的神兵利器並不多。
不是他的勢力不夠強大,而是收集到的那些兵刃,儘數賜給麾下高手,提升高手的實力,而不是在寶庫吃灰。
整個寶庫隻收藏了一件神兵。
——紫薇軟劍!
數百年前天下第一劍客,破碎虛空的絕代強人,劍魔獨孤求敗的佩劍。
獨孤求敗二十至三十歲時,持此劍迎戰天下高手,後誤傷義士,把此劍舍棄於深山幽穀,數百年不見天日。
萬沒想到,竟然被張士誠尋到。
張丹楓覺得頗為驚喜,伸手握住紫薇軟劍,刹那之間,劍身上釋放出冰寒刺骨的紫芒,竟是神兵主動認主。
張丹楓揮舞幾下,紫芒閃爍,恍若遊龍,心中甚是欣喜,把寶劍在腰間輕輕一環,寶劍卡住腰帶,以張丹楓的腰帶作為劍鞘,隱去全部的光芒。
清點完收獲,張丹楓收起靈藥、秘籍、寶劍,快速離開藏寶庫。
……
在張丹楓的勸說下,澹台滅明回洞庭山莊療傷,沈煉也未繼續出手。
無論從哪個方麵分析,沈煉都屬於絕對的惡客,但惡客武功高深,背後勢力廣大,就算恨得牙根癢癢,也隻能提供各種招待,最多背後罵兩句。
呃……也沒有這麼嚴重。
澹台村的人忠誠於張士誠,張士誠的後人取寶藏,他們全力支持,但張丹楓不想要寶藏,他們還能做什麼?
難道靠著澹台村的幾百號人,給張丹楓做件龍袍,披在張丹楓身上?
謀財害命也沒有這麼做的!
原本他們是寶藏守護人,必須生生世世在此守護寶藏,如今寶藏基本上歸屬於朝廷,他們也能放下重擔。
既不用為了守護寶藏,與前來尋寶的江湖人拚殺,也不必把大好青春浪費在洞庭山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至少年輕人是這麼認為的。
“忠義”兩個字,讓人熱血沸騰,那是讓男人興奮的渾身戰栗的浪漫。
確實很浪漫!
確實也會為此付出很多!
老一輩或許可以忍耐,因為他們大多受過張士誠恩惠,小字輩們經受的是父母的教導,親身經曆接近於無。
沒有經曆過,怎會刻骨銘心?
澹台村的年輕人,並不會暗中辱罵沈煉,反而羨慕沈煉的絕世武功,澹台鏡明甚至主動為沈煉包紮傷口。
“沈大哥,如果剛才少主沒有及時趕到,你那一招會轟下去麼?”
“會!”
“你不怕結下生死冤仇?”
“我們倆的武道境界,差不多處於相同的水平,在這等情況下,澹台滅明不可能留手,我當然也絕不可能。
無論誰讓了半招,都可能因為這半招而潰敗,這不是說笑話,這是武林史話中,數百武林高人的血淚教訓。
比武教技,或許可以留一手。
生死相搏,誰敢留手,基本上就相當於認輸,相當於在主動找死。
你以為澹台滅明已經敗了?
他當然沒有失敗。
我那一腳轟下去的同時,他的隔山拳也會轟在我的胸口,以傷換傷,以命換命,任誰也不可能退縮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