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有期待感!
尤其是最後那個念出來的。
不知過了多久,陳公公嗓子稍稍有些嘶啞,想喝口水潤潤嗓子,終於念到了最後一份,那份是沈煉的封賞。
“……封沈煉為錢塘縣侯!”
嗯?
竟然是侯爵!
大明的爵位體係比較特殊,早年革除子爵和男爵,隻有公、侯、伯。
後來為了拉攏江湖武者,讓他們為大明浴血奮戰,重新啟用子爵男爵,算是給供奉的賞賜,爵位可以世襲。
一般而言,能封爵的供奉,大部分都是子爵,封男爵的多是其弟子。
沈煉的武功雖然高深莫測,且近些年立下諸多功勳,但是,封個忠勇伯也就差不過了,竟然封了錢塘縣侯。
縣侯也是侯爵啊!
沈煉到底立下了什麼功勞?
據說初冬的時候,沈煉在大理給皇帝找到延壽靈藥,莫非此事是真的?
世間真有長生不老藥不成?
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牽扯?
雖然過年不應該想這些,但隨著沈煉接旨謝恩,群臣內心紛紛思索。
朱元璋打趣道:“朕最近聽了很多市井奇聞,覺得很有意思,不如讓這位新晉的侯爺,說幾個市井奇聞。”
沈煉道:“陛下想聽什麼?”
朱元璋問道:“沈煉,你說古往今來的文臣武將,誰是最聰明的。”
沈煉道:“諸葛亮。”
“有沒有人比諸葛亮更聰明?”
朱月明故意抬杠。
他最近減了三十斤肥肉,本打算趁著皇宮晚宴開開葷,沒想到虛夜月等人一直盯著他,說什麼怕減肥反彈。
朱月明心說我打不過你,但一定要給你找點麻煩,否則心裡不平衡。
沈煉道:“比諸葛亮更聰明,那當然是有的,那就是事後諸葛亮。”
朱俠武狀似無意的問道:“世間之事無法重來,何來事後諸葛亮?”
沈煉道:“當然有,我就聽到過有關事後諸葛亮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諸葛亮,事前事中和事後。”
朱元璋道:“你來說說。”
沈煉目露欽佩之色:“諸葛亮在草堂醒來,發現火燒新野、火燒赤壁、占荊取益、七擒孟獲、先帝托孤、秋風五丈原都是南柯一夢,就在此時,他的童子過來通報,劉玄德求見……”
朱元璋趕忙問道:“他該如何?”
沈煉斬釘截鐵:“這一刻,諸葛亮沒有絲毫猶豫,來不及為五丈原之事而感到悲傷,立刻出山相助,群雄將會麵對最恐怖的智者,事後諸葛亮!”
“這……”
沈煉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個故事既不是笑話段子,也不僅僅是稱讚諸葛亮,還在稱讚劉備。
如果所有人都能重來一次,關羽張飛會毫不猶豫跟隨大哥,為大哥衝鋒陷陣浴血沙場,諸葛亮仍會出山相助,為劉玄德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那麼,聽故事的人呢?
如果讓聽故事的人重來一次呢?
朱元璋大笑道:“說得好,不愧是朕看中的侯爺,說話就是厲害,你這麼喜歡武侯,不如再說幾個故事。”
沈煉抬起頭,兩人四目相對,用眼神對話,瞬間讀懂對方的心思。
沈煉:我能不說麼?
老朱:不能!
沈煉:不能通融通融麼?
老朱:不能!
沈煉:陛下,你要大度!
老朱:不能!
沈煉:我肚子裡沒墨水了。
老朱:我給你捏出來!
沈煉:(;д)
老朱:╭(╯╰)╮
“據說有一股力量,把曆朝曆代皇帝聚在一起,讓他們商議,究竟選擇誰做丞相,大家都選擇諸葛亮,唯獨魏文帝舉棋不定,因為怎麼選都不對。
就在此時,魏武帝表示,你老爹曾經做過丞相,你選我做丞相啊!
文帝當即拍板,選擇諸葛亮。
又過一段時間,諸位皇帝商議讓誰做托孤重臣,眾人選擇諸葛亮,唯獨晉武帝舉棋不定,不知該選擇誰。
就在此時,他爺爺表示,我當年就是托孤重臣,你選擇我就對了。
武帝當即拍板,選擇諸葛亮。”
沈煉硬著頭皮講故事,心說過完年我就去杭州,年底之前絕不回來。
否則怕是會被文武群臣撕碎了。
沈煉其實想錯了。
文武群臣還真就沒什麼怨氣。
前麵的故事針對的是老朱,得罪老朱的是沈煉,他們會吃點瓜落兒,但老朱想要折騰,肯定是先折騰沈煉。
後麵的故事稱讚諸葛亮,這就更沒有問題了,從晉朝開始,諸葛亮就是臣子的表率,沒錯,是從晉朝開始。
稱讚諸葛亮的詩詞多不勝數。
出師表上留遺懇,猶自千年激壯夫。
——薛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白居易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遊
諸葛亮本就是表率,不知多少文臣以此為榮,至於沈煉的編的故事,有什麼可在乎的?最好用我也編幾個。
朱元璋端起酒杯:“說得好,賜酒三盞,樂師最新排了戲曲,正好就是三顧茅廬,咱們正好君臣同樂。”
沈煉:你看我笑不笑的出來?
老朱:都給咱笑!
……
蜀中。
唐十五這個年過得很不好。
自己的下屬實在是太能乾了,不是在作死邊緣試探,就是在作死。
他需要找尋一條活路。
這條活路就是他的姐夫。
金國武神,完顏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