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刺激心法運轉,還要在假死之前服用靈藥,用於提升功力,必須勤練那些姿勢,讓身體形成自然反應。
這就能夠入門麼?
當然不可能!
差的實在是太遠!
還需要一門特殊的秘法輔助。
隋唐時期,李靖曾經與少林高僧參研易筋經,領悟其中武學道理,創出一門高深秘術,既能輔助易筋經修行,同時也是高深心法,威力頗為不俗。
此秘術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心法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
便如一葉小舟行於怒海巨濤,濁浪滔天之際,小舟自然拋高伏低,何須用力?若要用力,又從何處用起?
以此法為根基,再加上朱俠武鑽研出的秘法,經曆生死的考驗,便能入門易筋經,獲得登臨絕頂的機會。
年輕人看完詳細記錄,心說反正我是孤身一人,沒什麼可在乎的。
既然如此,何不孤注一擲?
年輕人快速收起秘籍,把所有書卷帶回客棧,全都背默下來,然後把書卷儘數焚燒掉,帶著記憶返回金陵。
閱後即焚,朱俠武教的第一課!
建安全屋,朱俠武教的第二課!
年輕人記得非常清楚。
他當然要回金陵。
他的家就在金陵。
金陵是他最安全的地方。
因為他姓朱!
他的名字叫做——朱無視!
朱無視牢記朱俠武的囑托,同時也養成了他的習慣,致命的習慣。
——把自己的豐功偉績記下來!
——這個習慣是最致命的破綻!
朱無視的奇遇,沈煉自是不知,沈煉已經返回錢塘,除了養傷,便是監督二師兄種地,或者去找法海聽經。
時間流逝的很快,不知不覺間已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群鶯亂飛。
……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係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穀。
四周群山環抱,中間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乃千古名城。
此時正是暮春三月農曆三月相當於公曆四月),牡丹開放,洛陽大名鼎鼎的牡丹花會,就此拉開了帷幕。
放眼望去,除了遊客便是花卉。
這麼有趣的盛會,沈煉當然是不會錯過的,帶著澹台鏡明趕赴洛陽。
為何沒帶風四娘?
因為養傷這段時間,沈煉千辛萬苦的耕耘,風四娘已然有了身孕,正在家中安心養胎,絕對不會移動半步。
沈煉出門向來會帶著左詩,但如果隻帶著左詩,沈煉必然無法無天。
為了防止沈煉拈花惹草,也為了觀看牡丹花會,澹台鏡明跟隨至此,馮素貞想看牡丹花,用上次的方式,用閉關修行做掩護,一同到了洛陽城。
“還有三十裡就到洛陽,咱們先在此歇歇腳,然後去洛陽痛快的玩。”
沈煉隨便找了個茶寮,看著裡麵不怎麼正常的氛圍,很是不合時宜的高聲叫嚷兩句,把沉悶氛圍變得熱烈。
可不是熱烈麼?
聽到沈煉的話,至少有五個人拿起了鋼刀,七個人摸向懷中的匕首。
原本隻是氛圍沉鬱,實際上眾人井水不犯河水,沈煉的話,就好似扔出去的大炮仗,炸起一群群的蒼蠅。
隔壁桌子坐著三個壯漢,頭上戴著遮陽的鬥笠,手中提著鋼刀,一看就是江湖三流人物,表情非常緊張。
看到沈煉之後,為首那人右手握住了刀把,左手卻探入到懷中。
牆角坐著的人麵色陰沉,帶有濃鬱至極的煞氣,絕對不是來賞花的。
就連茶寮的掌櫃夥計,行走之時也顯露出不俗的身法,隻不過他們拚儘全力去掩飾,尋常人很難看出來。
馮素貞敏銳的感覺到了殺氣。
她主修煉神,精神敏感,能夠把握眾人的心緒,一眼看穿眾人想法。
“大哥,我覺得有些不對。”
馮素貞不想惹事,她隻是來洛陽欣賞牡丹花,沒有與人廝殺的想法。
同時心中暗暗嘀咕,大哥真是個大掃把星,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
沈煉道:“我知道這裡不對,所以我才選擇來這裡,喝茶、看戲!”
沈煉的聲音不是很大,卻能保證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十幾雙眼睛同時看向沈煉,閃爍森冷至極的殺氣。
他是來攪局奪寶)的麼?
沈煉捂著心口說道:“真是讓人覺得傷心啊,竟然沒人認識我,我覺得自己是個名人,真是啪啪啪打臉!”
澹台鏡明打趣道:“夫君,我覺得大黃的識彆度,應該比你更高!”
沈煉:Σ(⊙▽⊙“a
這話雖然有調笑的成分,但說的確實是實情,這年頭沒有手機,資訊傳播不夠發達,名門大派弟子,基本上都能認出沈煉,江湖散客卻很難認出。
認不出沈煉,能認出大黃狗。
江湖月報已經寫過很多次,沈煉有條神奇的大黃狗,不僅嗅覺靈敏,而且非常通人性,是沈煉的好夥伴。
沈煉每次出遠門,都會帶著寶馬月牙兒和愛犬大黃狗,大黃狗沒有辜負沈煉的期盼,屢立戰功,功勳赫赫。
看到沈煉本人,或許認不出,看到牽著黃狗,身邊美人環繞的壯漢,十有八九能猜出,此人必然是沈煉。
拿刀的三兄弟看到大黃狗,麵上露出驚喜之色,領頭的人使個眼色,讓老三去馬棚看看,檢查沈煉的寶馬。
沈煉的寶馬有個特殊標誌,便是額頭有一撮月牙形狀的白毛,整個江湖僅此一匹,是沈煉的獨特標誌之一。
老三去馬棚看了一眼,快速對領頭人說了兩句,三人快速起身,對著沈煉拱手施了一禮,示意有事相求。
“什麼事?說吧!我在這裡,沒有人能傷害你們,更不能殺你們。”
沈煉伸手輕輕一彈,純陽指力在領頭之人身上輕輕一彈,領頭之人手腕滴出一滴滴鮮血,射出一根飛針。
七煞白眉針!
七煞門獨門暗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