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張無忌藏的那些寶貝,有沒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一諾千金”。
天蠶神功成長潛力更高。
阿金一飛衝天,高聲啼鳴,挑釁林間的仙鶴,看看誰能飛得更高。
他是非常重視信諾的人。
最後一種“天蠶功”,既不是用於比武較技的武技,也不是用於參悟生死循環的秘術,而是絕妙的醫經。
劃重點,先功成,後身退。
這種思想也能用於武道。
創功者是大名鼎鼎的神醫華佗。
隻不過無論哪種天蠶功,想要修成最後一重都無比艱難,張三豐為此創出一套龜息秘術,輔助突破九重天。
如果運氣不好,最多會挨頓揍。
華山派的“奪命連環三仙劍”就是根據這種思想創出,起始當頭直劈,若對方斜身閃開,則攔腰橫削,如果對方還能避開,勢必縱身從劍上躍過,長劍順勢反撩,一擊洞穿對方後心。
手術做多了,雙手出現問題,或者由於年歲變得眼花、手抖,哪怕稍稍造成半點誤差,這台手術便會失敗。
另外還有傳說,張三豐從苗疆帶回的心法不止一門,根據從苗疆找尋到的隱秘傳承,逆轉天蠶功,創出一套以邪製邪的神通,威能比肩九霄真經。
比如靈鷲宮為阿紫換眼睛,神醫為步驚雲移植麒麟臂,邊疆老人為歐陽明日移植雙腿,什麼東西都能替換。
天蠶功的神奇之處,在於天蠶“作繭自縛”,置之死地而後生,摒棄一切孤注一擲,換取脫胎換骨的變化。
以前周顛在光明頂,可以說些顛三倒四的話緩解氣氛,如今明教高層幾乎全部離開,隻剩下幾個悶葫蘆。
若是得到這個,那就賺大發了。
過得兩日,沈煉辭彆巫行雲,帶著上官雪兒去往小光明境,沿途欣賞天山壯美遼闊,有看不儘的山川景致。
上官雪兒打趣道:“既然如此,徒兒何必學習?豈不是自尋煩惱?”
想登臨武道絕巔就修行神功。
他是真的不在乎功名利祿。
自古醫武不分家,巫行雲提及的醫治方式,就是武道與醫術的融合。
“不管成功率如何,隻要有能夠複明的希望,那就是一件好事,邊疆老人鑽研這麼多年,總該有點成果!”
話說回來,這也非常正常。
張無忌的性格便是如此。
天蠶魔功殺傷力更強。
類似於後世的武俠尋寶遊戲,設置各式各樣的有趣關卡,考驗彆人,如果運氣足夠好,就能撿到高深秘籍。
“連鎖機關麼?”
零露未晞,曉霧漸斂,香光浮泛,五色繽紛,飛瀑流泉,玉龍倒臥,清溪映帶,穀徑曲折,中藏幽境。
“看來為師要再給你講講,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彆,動物不會主動挑釁比自己強的動物,比如兔子不會閒著沒事去招惹老虎,尤其雙方距離不足二尺,老虎隨便一爪,就能拍死小兔子!”
沈煉感受足下力道,推算出機關彈射的範圍,快速飛掠而起,就在沈煉離開機關的瞬間,飛出一大袋沙土。
連鎖機關是根據武道特點、行為習慣布置出的機關,提前預測出對方的移動方位,在落點處埋伏必殺機關。
“當然是明尊,他閒著無聊,在小光明鏡種植靈藥、埋藏秘籍,在藏寶之地設置考驗,如果能通過考驗,便能拿走靈藥秘籍,是他少有的樂趣!”
這種內功心法,必須是武功全無的人材能夠練至大成,正如一條蠶蟲作繭自縛,蛻去本來形狀,化成蝴蝶。
我的意思是,想要完成換眼,需要精通兩門天蠶功,藥王穀的神醫要以此貫通經脈,病人自身也要用天蠶功洗筋伐髓的效果脫胎換骨、重塑根基。
大黃狗玩了一次天外飛狗,輕盈的落入到湖水中,開始追逐遊魚。
“這就對了,咱們在小光明鏡找找有沒有機緣,然後再去光明頂。”
大黃狗甩著舌頭衝了過去。
上官雪兒興致勃勃的尋寶,沈煉興致勃勃的遛狗,大黃狗搖著尾巴,指了指前方的小湖,湖中有肥美鮮魚。
即便對山川水脈一竅不通,即便不懂風水,也知道這裡是風水寶地。
既然定下了目標,那就全力去做完這件事情,待到事情完成,沒有天下大義作為束縛,自然是隨心所欲。
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器官,眼睛周圍的經脈細小且易碎,治療眼睛的病症必須慎之又慎,莫說是現在,即便有諸多高科技設備輔助,也是難上加難。
沈煉抬手給了她一個腦崩兒:“人和動物的區彆,就是人有曆史,你現在接觸到的知識,不是某個時代某個聖賢的著作,而是曆代先賢的精華。”
嘴上說的輕鬆,心中破口大罵。
“當然有。”
武俠世界黑科技無數,為人換眼換胳膊換腿的“醫術”層出不窮。
隻要張無忌對人許下承諾,無論有什麼樣的風險,他都會完成,比如千裡迢迢護送楊不悔,真是偉大壯舉。
“誰這麼無聊?”
“明白,非常明白!”
後漢三國年間,華佗能完成精密的外科手術,治療無數病患,成為最有名的神醫,靠的就是麻沸散和天蠶功。
沈玉門曾經對沈煉說過,張無忌在光明頂頗為無聊,最大的樂趣,除了給趙敏畫眉,就是四處“做遊戲”。
沈煉笑道:“天地自然的玄妙是永遠無法看遍的,就如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撿走了有人會再送進來。”
沈煉心知不可能如此簡單,肯定有複雜的變化,卻沒想到這麼麻煩。
“人和動物的區彆真多呢。”
你想的實在是太簡單了。
沈煉左足用力向下一跺,踩著沙袋憑空升起兩丈,恰在此時,林中飛射出數條繩索,顯然預料到這種情況。
能料到這個,料到金雕麼?
沈煉右足向下踩出,阿金恰到好處落在沈煉足下,沈煉踏雕而起,再次飛掠起一丈,阿金俯衝避過繩索,隨後回旋向上,再次出現在沈煉足下。
一人一雕配合默契,轉瞬間便已經掠起七八丈,避過所有的機關。
沈煉旋身向下,飛身而落,鬥篷卷著掌力淩空轟下,純陽罡氣籠罩方圓數十丈,好似壓下一朵濃厚的烏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