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槍法·陰晴圓缺!
沈煉手腕順著氣流方向翻轉,聖戟神歎陰陽轉化、流轉無儘,似乎把林仙韻的綿掌和烏蒙夫的鐵掌融入其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世間萬事萬物都不完美,沈煉的陰陽交融不會完美,上官天野的招數當然也不完美,隻要出手,便有破綻。
隻不過上官天野出招太快,勁力太過強勁,把自身破綻掩蓋,沈煉揮戟轟擊而下,就是要把招數撕開縫隙。
如果是沈煉單獨出手,這般對拚純屬找死,以傷換傷不是這麼換的。
好在,沈煉身邊有個張丹楓!
張丹楓出劍天馬行空,明明參與到戰場之中,卻好似跳出戰場之外,從超然物外的角度,觀察兩人的氣機。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張丹楓這種狀態可謂亙古難尋,就算傅采林在世,也沒有這種機緣。
奕劍術是種感性的武功,其精微處在於把全心全靈的感覺與劍結合,外在的感覺是虛,心靈的感覺則是實。
張丹楓腦海中滿是感性,沒有正常的理智思索,隻有虛,沒有實,倘若單獨出手,遠非上官天野對手,但這種飄渺的狀態,剛好與沈煉完美配合。
兩人一個儘是強招轟擊,一個儘是超然物外,在不知不覺間,渾然天成的虛實結合,衍化出無窮無儘奇招。
烏蒙夫和林仙韻已經看呆了。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沈煉竟然能與上官天野激戰到這等程度,更想不到沈煉與張丹楓的配合,竟然比他們兩個更默契、更互補、更天馬行空。
劍芒戟影如晚風、似流雲,散入到遠山明月,無孔不入,無所不至。
上官天野不愧是絕頂人物,僅憑一雙肉掌,便能擋住兩人合擊,劍指在神兵利器間穿插環繞,劍芒化劍罡。
上官天野是武當派出身,一身武功是千錘百煉而來,沒有半分取巧。
莫說是激戰一二百招,就算對攻三天三夜,仍舊會留有餘力,當年他與陳玄機巔峰對決,便打了五天五夜。
想要耗儘上官天野的體力,幾乎是不可能事件,想要破解他的妙招,也是難上加難,想要強招對轟速戰速決,恐怕這是上官天野最想做的事情。
沈煉張丹楓固然難以取勝,上官天野短時間內也奈何不得兩人。
兩人武技互相補足,沈煉補張丹楓剛猛實招,張丹楓添沈煉玄妙變化,擊首則尾至,擊尾則首至,擊腰腹首尾同時轟至,不給上官天野絲毫空隙。
上官天野自忖,若是單打獨鬥,假如對方不變招,能速敗一人,兩人合擊產生的威能,絕非短時間能破解。
上官天野擅長打持久戰,難道沈煉不擅長持久戰?沈煉可是煉體的!
張丹楓修成先天功、玄功要訣,功力亦是綿綿無儘,更彆說張丹楓此時處於頓悟狀態,交戰越久實力越強。
沈煉和張丹楓好似兩塊海綿,瘋狂的吸收戰鬥經驗,這一刻用的招數,下一刻便會在兩人手中衍化出來,但凡敢有半招重複,必然會被抓住破綻。
上官天野忽然有種古怪的感覺。
張丹楓的劍路好似棋盤,他已經認出這是奕劍術,絲毫不覺得奇怪。
怪的是沈煉。
沈煉既不是黑棋,也不是白棋,卻又實實在在是身在局中的棋子。
沈煉是縱橫捭闔的馬,是連環不斷的炮,是橫衝直撞的車,同時也是兢兢業業的卒,是穩如山嶽的象,是貼身防禦的士,是圍棋棋盤上的象棋子。
這種絕不應該出現的場麵,這種離經叛道的場景,卻又是那麼融洽。
恍惚間,上官天野甚至覺得,圍棋棋盤上出現車馬炮,似乎無甚不妥,似乎本就該如此,似乎這才是真實。
真實的虛幻,虛幻的真實。
上官天野所學極為駁雜,記得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個荒誕的國度,國君喜歡下象棋,培養諸多棋手和武士。
對外交流的方式是下象棋。
用武士裝扮做棋子,一邊對弈,一邊廝殺,同時考驗雙方棋藝和武力,要被吃子的一方,需要主動讓三招。
比如紅車要吃黑卒,那麼黑卒前三招必須隻守不攻,三招後才能還手。
生死搏殺,三招便能決定勝負!
假如不小心被對方反殺,那麼在棋局上也是被人吃子,很可能你用馬吃對方的車,卻由於武功太差被反吃。
所以說,這是考驗棋藝和武力。
如果高手如雲,就算棋藝奇差,也能取得勝利,如果勢均力敵,棋藝更優秀的一方,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
勝利者可以得到優厚的條件,失敗者必須割讓城池、上貢稱臣,如此荒唐昏庸的國度,自然不會延續太久。
兩代之後,徹底覆滅。
在此期間,有位絕頂高手,把武功秘訣融入棋譜,創出套象棋絕學。
莫非沈煉得到了這套絕學?
上官天野思緒萬千,出手卻絲毫沒有減緩,反而越來越快,在劍芒戟影中來去自如,忽掌忽指,忽拳忽爪。
金剛掌、一指禪、隔山拳、達摩劍法、兩儀劍法、九宮神行掌……
雖然是武當弟子,上官天野本人卻是佛道兼修,精通諸多武技,招法更是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滔滔不絕。
不知不覺間,雙方激戰三四百招。
沈煉越打越是興奮,伏羲聖玉爆發出萬道霞光,應和著沈煉的戰意。
張丹楓逐步找回了意識,出劍收劍好似棋盤落子,布置無數殺局,這一招留下的劍影,十幾招後才會消散。
上官雪兒早就已經看不懂,隻當做是在看熱鬨,不斷的拍手叫好。
林仙韻烏蒙夫初始時能看懂,百招之後心中多有疑慮,但由於熟悉上官天野的招法,如同邊看答案邊做題。
待到三人鬥到最激烈處,兩人已經完全看不懂,不知沈煉為何會用出橫衝直撞的莽撞招數,不知張丹楓的劍芒為何掃向足下,不知如何防守反擊。
就算有上官天野指點,就算是照著答案做習題,答案隻有最終數字,推導數字的過程,卻完全想不明白了。
有時沈煉單手持戟,左手虎爪抓向上官天野肋下,張丹楓順勢出劍,劍芒鎖住上官天野後路,似乎無論如何也無法脫身,上官天野偏偏能夠脫離。
有時上官天野彈指射出劍氣,揮掌隔開張丹楓,飛腿轟擊沈煉心口,沈煉去勢太儘,無法退避,無法閃躲。
不想沈煉手腕輕輕一旋,聖戟神歎好似燕子般靈巧的回旋而至,張丹楓七八招前留下的劍芒,恰到好處的鎖住上官天野足下,刹那之間攻守互換。
三人出招之前,他們想不到這招究竟如何應對,三人出招後,卻覺得是那麼的簡單,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divcass=”ntentadv”但如果換個場景,換個條件,讓他們兩個做習題,卻又是不會做了。
三人越打越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