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滅明心說老子的兵刃,早就被妹夫重拳毀掉了,這種精鋼手套,可遇而不可求,短時間找不到替代品。
沈煉使了個眼色,上官雪兒把天龍三叉戟扔了過去:“用這個!”
divcass=”ntentadv”澹台滅明的理想是縱橫沙場,自然會用長兵刃,伸手接住天龍三叉戟,微微晃了兩下,適應長度和重量。
天龍三叉戟雖然是神兵,但澹台滅明剛剛入手,無法人戟合一,相比潮音和尚的月牙鏟,沒能超出太多。
潮音和尚性格耿直,沒說沈煉偏袒澹台滅明,反而覺得沈煉做得好。
倘若澹台滅明手無寸鐵,潮音和尚肯定空手禦敵,用兵刃能多打幾招,空手必然速敗,潮音自然想比兵刃。
“十年前咱們倆打過一場,我的武功比你差了很多,十年後再戰,我倒是要看看你的武功,有多少長進!”
潮音怒喝一聲,禪杖轟砸。
他主修煉體,力大無窮,手中禪杖又粗又長,用的赫然是伏魔杖法!
這並非是少林伏魔杖法,而是百年前江南俠客“飛天蝙蝠”柯鎮惡傳下的伏魔杖法,郭靖曾對此修改完善。
鎮守襄陽的時候,郭靖除了整頓軍務便是練武,當時天下大亂,誰也不知何時能太平安定,郭靖便儘可能的傳下更多絕學,為中原培養更多人才。
高深秘訣如《九陰真經》,不方便對外傳承,江南七怪的絕學正合適。
郭靖把自己七位師父的武功,分門彆類的修改完善,各自找尋了傳人。
經過百多年的傳承,這些武功早已在江湖中傳開,比如蕭韻蘭,她主修的便是韓小瑩的《越女劍法》。
伏魔杖法本是外門硬功,是強攻猛打的招數,郭靖修改過程中,融入部分降龍十八掌精要,既剛猛淩厲,卻又能有餘不儘,如遠山般連綿不絕。
杖法共有一百零八路,每三十六路算作一組,每招威力均會疊加,每組威力提升一倍,用到最後一招,能夠爆發出超越自身根基三四倍的強招。
這種勁力疊加之法,來自於降龍十八掌的“亢龍有悔”,郭靖對於此招有極深的領悟,能轟出十三重勁力。
換而言之,如果氣血足夠,這套伏魔杖法能循環使用十三次,共有一千四百零四招,山巒起伏,波濤洶湧。
按照郭靖的設想,倘若真的能夠疊加十三次,最後一招出手,自身氣血會在瞬間耗光,爆發出十數倍威能。
前一千四百招用於縱橫沙場,十蕩十決,大開大合,凶猛無敵,最後幾招用於武者搏命,與敵人同歸於儘。
潮音和尚便是這般打法。
禪杖瘋狂的轟向澹台滅明,招招皆是傾儘全力,氣血勃發,金剛怒目,禪杖每次落下,都能輕鬆轟碎巨石。
澹台滅明卻並不還擊,隻是左蹦右跳的躲閃,或者橫叉防守,似乎處於久守必失狀態,但所有人都明白,潮音的氣血經不住這般損耗,久攻不下,必然氣力衰竭,被澹台滅明以逸待勞。
電光火石間,兩人交手三十六招。
潮音和尚越打越是興奮,不顧一切的催動氣血,顯然是田忌賽馬,就算不能換掉澹台滅明,也要耗他體力。
澹台滅明仍舊不接招,天龍三叉戟見縫插針,輕飄飄的擦著禪杖遊移,忽而突出奇招,靈蛇般刺向其胸腹。
不知不覺間,又是三十六招。
董嶽喝道:“潮音退下,這一戰我們認輸了,下一戰我來請教!”
潮音喘著粗氣說道:“大師兄,我還沒有輸,我還沒出絕招呢。”
“看看你的肩頭。”
潮音和尚看向右肩,那裡有個纖細的破洞,衣服竟然被勁力刺破,但卻沒有傷害到皮肉,甚至沒感到刺痛。
董嶽解釋道:“方才那招,澹台滅明稍稍再前進一尺,你的右肩便會被三叉戟洞穿,半邊身子徹底廢掉。”
潮音和尚聞言高聲道:“玄機逸士門下豈有輸不起的人?澹台滅明,這一戰我輸了,下一戰換我大師兄。”
澹台滅明真的手下留情了?
當然不是。
方才那招是兩敗俱傷,澹台滅明固然能廢掉潮音右臂,自己的左臂也會被潮音打折,區彆是,潮音的傷勢是永久的傷殘,斷臂骨折能夠快速恢複。
澹台滅明心知自己還要打一陣,不能身負重傷,因此沒有以傷換傷。
董嶽同樣看出這一點,但雙方差距著實不小,再打下去沒有意義,如果靠著車輪戰取勝,也沒什麼威風的。
澹台滅明揮手把天龍三叉戟還給上官雪兒,抬頭看向董嶽:“聽聞閣下的金剛手捏金生印,請賜教幾招。”
“你不用休息麼?”
“我剛剛完成了暖身!”
“那就出手吧!”
董嶽揮掌攻向澹台滅明,他向來不喜歡用兵刃,一雙金剛手便已足夠。
澹台滅明以拳法名傳天下,最擅長的自然是拳腳功夫,毫不畏懼,隔山拳轟向董嶽,拳風未到,震勁已至。
經過與沈煉的激戰,澹台滅明的拳法大長進,出招之時,拳勁既有外門硬橋硬馬,也有內家的震勁和柔勁。
就好似在驚濤駭浪之下,潛藏高速旋轉的暗湧,要麼被海浪轟碎,要麼被暗湧席卷,剛剛出拳,便是殺招。
先前與潮音和尚的激戰,固然消耗澹台滅明部分體力,卻也讓他的戰意飆升至極限,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董嶽作為陳玄機大弟子,內功在同門中是最強的,向來都是穩紮穩打。
眼見拳勁襲來,當場揮掌反擊。
澹台滅明迅如怒獅,飛身力撲,一拳接著一拳,招招轟向董嶽要害。
董嶽不論拳來也好,掌來也罷,都是以雙掌橫直迎擊,出掌變化無端,或側麵一劈,或正中一切,或以重手法激得呼呼風響,或輕飄飄無聲拍出。
不論輕發重發,均是力貫千鈞,均是至精至純的大力金剛手,一對肉掌好似城門,把拳勁儘數攔截在外。
澹台滅明破不了金剛手,金剛手也捏不碎隔山拳,隻聽得勁風陣陣,兩人激戰三四百招,仍舊不分勝負。
上官天野忽然說道:“他們兩人的武功難分伯仲,這一戰算作平手!”
陳玄機道:“澹台滅明此前與潮音激戰一場,這一戰我們輸了一籌!”
董嶽很想說我沒輸,澹台滅明很想說我能錘死他,但兩人鬥的激烈,麵色憋得通紅,張嘴說話,必然泄氣。
不是兩人功力不精,而是已經鬥到最險要處,必須凝聚全部注意力。
稍有分心,必然慘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