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出手吧!”
封不平擺出“蒼鬆迎客”的姿勢。
華山派有幾招起手式,專門用於與武林同道切磋,比如蒼鬆迎客、詩劍會友等招數,表示沒有任何敵意。
封不平作為劍宗掌門,平生最愛的除了權勢就是劍術,對劍需心誠。
既然擺出蒼鬆迎客,那就絕對不能在比鬥中耍陰招,否則就算他能勝過嶽不群,風清揚也會免除他的資格。
再者說了,當年劍氣之爭,同門相殘導致兩脈雕零,華山一落千丈。
隻要華真真活著,就絕對不允許當年之事重演,否則華山不用並派了,直接各自散夥,哪還有什麼華山派。
封不平打不過華真真,自然要遵守華真真定下的規則,比武決勝負。
嶽不群拔劍出鞘,擺出詩劍會友的姿勢,示意封不平可以先出招。
先出招?
倒要看看紫霞神功的威能!
封不平左手掐劍訣,右手寶劍飛速刺向嶽不群,他苦修劍法數十年,功力雖然不夠精深,劍術卻頗為了得。
當年劍氣之爭,劍宗失敗,封不平為了找回場子,苦心參悟劍術,創出一百零八路狂風快劍,他自知難敵嶽不群紫霞神功,出招便是這套絕學。
就算打不贏,也要打出威風。
比武擂台上刷刷作響,四麵八方儘是封不平揮灑的劍氣,劍勢中隱含淩厲的風聲,出招一劍快似一劍,激蕩的風聲越來越大,好似驚濤駭浪一般。
相對於沈煉、陸小鳳而言,封不平的武功算不得什麼,相對於觀戰的武林人士而言,這套劍法卻足夠駭人。
速度快,招式狠,攻勢猛。
即便功力沒那麼高深,也能憑越來越強的氣勢壓倒敵人,封不平施展到五十五招時,劍氣籠罩方圓數丈。
看似是兩人戰鬥,封不平卻牢牢占據八成攻勢,嶽不群好似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隨著劍氣忽上忽下。
封不平攻勢越來越快,嶽不群反擊的招數越來越小,放眼看去,儘是封不平留下的殘影,儘是狂風劍氣,嶽不群好似被劍氣徹底淹沒,無力反擊。
若非有零星兵刃碰撞聲傳來,怕是覺得嶽不群已經被狂風快劍轟殺。
從攻勢來看,封不平似乎占據絕對的優勢,實則卻是有苦自知,嶽不群運轉紫霞神功防守,好似刺蝟一般。
不碰他平白消耗氣力,碰他就會被紫霞神功反震,無論封不平如何催動劍勢疊加勁力,隻要寶劍對攻,勁力便好似泥牛入海,被紫霞神功化解。
有心放緩速度,變招出手,但狂風快劍已經施展八十多招,身體的節奏已經無法改變,隻能繼續加快速度。
風聲越來越響,劍氣越來越強,劍光越來越快,封不平越來越嚴肅。
他現在終於明白,紫霞神功為何是掌門絕學,因為這門內功太強了。
隻要能入門紫霞神功,內功修為便會越來越強,武功也會越來越高。
等到嶽不群七八十歲,無需任何神妙招數,運足功力轟出一掌,便能破去他的狂風快劍,如何能與之爭鋒?
嶽不群也是若有所思。
氣宗的絕學雖然越往後越強,但誰能忍那麼長時間?除了少林武當,哪家門派會讓弟子三十歲再出門曆練?
二十歲出門曆練,就算比較晚。
如果苦修氣宗絕學,即便以令狐衝的天賦,二十歲也不算高手,至少功力積累不足,自身應變也不夠高明。
假如有劍宗的妙招輔助呢?
功力低的時候靠招數補足戰力,但是要堅定念頭,不能走向歪路,等到功力越發深厚,就能撐起門派傳承。
莫說是劍宗氣宗,就連沈煉教導弟子的時候,也教導弟子兵刃優勢。
功力不夠淵深的情況下,如果有神妙的招數,或者強力的兵刃,就能占據絕對優勢,對弟子而言是好事。
以前的嶽不群不會想這些,隻不過近兩年沈煉連續上華山,每次都帶給他新奇的感悟,打開嶽不群的思路。
上官雪兒手中的長槍,和封不平的劍法無甚區彆,都是在起始時期,為己方搶占優勢,不會被人拉下太遠。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走向追求奇招妙法的邪路,比如慕容複。
慕容複沒有長輩教導,家裡隻有四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臣,走上歪路沒什麼奇怪的,華山派怎麼說也有數位門派長老,走歪路就是笑話了。
“殺!”
狂風快劍施展到最後一路,封不平麵目猙獰,放聲咆哮,快劍如風,一百零八路劍法的氣機被他融為一體,三尺劍芒恍若毒蛇,咬向嶽不群胸口。
嶽不群麵上閃過紫氣,在紫霞神功的加持下,出招勁力數倍提升。
紫霞神功有一處不好,便是這門神功需要主動催動,換而言之,必須主動運轉功力,才能發揮出神功效果。
運轉於耳目,能增強耳力目力。
運轉於手腳,能增強拳腳劍氣。
不催動,便沒有效果。
紫色的綿柔氣勁一閃而過,封不平的劍芒倏然破碎,就在此時,劍鋒重新生出一股力量,斬向嶽不群頂門。
嶽不群雖驚不亂,側身閃避,封不平手腕回旋,寶劍削向嶽不群腰肋,這一下銜接的渾然天成,嶽不群來不及導氣歸元,隻得縱身從劍鋒上掠過。
封不平寶劍反撩,劍氣刺向嶽不群後心要害,赫然是奪命連環三仙劍。
這是劍宗秘傳劍術,必殺強招,當年劍氣二宗廝殺之時,劍宗高手以此殺了數位氣宗高手,殺得血流成河。
此招看似無甚新奇之處,實際上卻精妙絕倫,類似於連環傳動機關,出手時預料對方閃避方位,前兩招看似留有閃避餘地,實則卻讓人墮入死地。
嶽不群此時避無可避,寧中則甚至看向陸小鳳,希望陸小鳳去救人。
以陸小鳳的輕功和靈犀一指,完全可以在劍氣洞穿嶽不群之前,夾住封不平的寶劍,但不等寧中則開口,人在半空的嶽不群,猛地一招蘇秦背劍。
蘇秦背劍擋住劍氣,緊跟著一招回首望月,再然後是天紳倒懸,頃刻之間化解了危機,徹底逆轉兩人局勢。
沒有人指點嶽不群。
沈煉才沒興趣參與這些事。
風清揚巴不得劍宗能夠奪魁。
這是嶽不群自己想出來的。
原因是,他也會奪命連環三仙劍。
當初氣宗取得勝利後,嘴上表示這招劍法入了魔道,實際上用比劍宗更快一籌的速度,記錄這招劍法精要。
嶽不群暗中練了十多年,封不平剛剛揮劍下劈,他便猜到封不平接下來會用什麼招,主動落入陷阱,用自己的要害作為誘餌,把封不平引入彀中。
事實上,所謂奪命連環三仙劍,其實沒有固定套路,更像是一種理念。
圍三缺一,十麵埋伏。
看似是生路,實則是絕命危機,就比誰能看得更遠,誰的布局更精湛。
嶽不群看得比封不平遠一步,所以最終步入死地的是封不平。
如果讓沈煉施展此招,肯定不會隻有區區“三仙”,最少也會是“天翻地覆九重殺”,乃至“十八重殺”。
看著眼前的劍鋒,封不平心中雖然頗為不服,但這麼多人看著,嶽不群贏得堂堂正正,他不能丟了臉麵。
divcass=”ntentadv”輸陣不輸人!
封不平喝道:“嶽不群,這一戰你贏了,我不和你爭掌門,我隻問你,如果你執掌五脈,如何處置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