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聽到沈煉心臟的跳動,每一下都好似敲在她的心頭,每一下都在震顫她的心神,讓她覺得全身心放鬆。
史豔文略帶審視的看著沈煉。
他方才隨口說了句浩然正氣,沈煉緊跟著說了句“一氣破七氣”,表示這是文天祥的典故,來自《正氣歌》。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沈煉的封地在錢塘,聽過白蛇傳不算奇怪,因為這些話本源自於此。
隻是沈煉說的太過輕鬆隨意,尤其是某些論述,更是讓史豔文驚奇。
——這事兒值得好好查查!
沒錯,朱元璋告訴朱標,沈煉擅長寫話本小說,他看的那些話本,全部都是沈煉寫的,這個秘密,朱標並沒有告訴史豔文,他想看看,史豔文能不能查到真相,查到真相後又會做什麼。
沈煉等人結束論道的時候,朱標和朱樉已經結束兄弟的談話。
兄弟談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太子和王爺的談話,最近兩年,朱樉做過很多荒唐事,這些事該好好的清算。
朱樉確實非常荒唐。
首先,他寵愛次妃鄧氏,對正妃王氏異常冷落,近些年才稍有好轉。
正妃王氏何許人也?
她是王保保的妹妹,這場婚姻的本質是聯姻,無論喜不喜歡,都要擺出應有的姿態,這是皇子應有的態度。
其次,朱樉私下裡竟然做了數件皇後的服飾,讓鄧氏穿著,家裡的床榻是五爪龍床,與皇帝的床一模一樣。
彆的爛事兒就更多了。
罪惡滔天,該當嚴懲。
作為大哥,可以寬恕弟弟。
作為太子,需要維護朝堂。
朱標當即宣布,讓朱樉離開封地返回京城,長安的一切與他無關,關入宗人府反省三年,如果還不醒悟,那就隻能等朱標登基大赦天下再出來了。
宗人府是專門處理皇族事務的。
皇子犯錯,不能直接殺戮,基本上都是關在宗人府,這裡原本叫做大宗正院,朱元璋今年年初改為宗人府。
朱樉就是首位關進去的皇子。
宗人府的環境肯定比天牢好,但從皇子變為囚犯,少不得提心吊膽,擔心被人毒酒賜死,往往會心生抑鬱。
滿清九子奪嫡時,便有數位皇子被關入宗人府,有幾位直接發了瘋。
雍正登基後,幽禁幾位兄弟,比如他的三哥允祉,關兩年就關死了。
就算不死,也能變得老老實實。
朱標把朱樉關入宗人府,一是做出表率讓弟弟們老實點,彆惹麻煩,二是稍稍關照,免得朱樉在外惹事。
這貨真的太擅長惹事。
如果此次來的不是朱標,而是老朱親自來到長安,這輩子彆想出來。
沈煉用自己所學不多的有關相麵的知識,給朱樉看了看相,這家夥似乎是短命的麵相,氣機越來越衰頹。
記得年初的時候,朱元璋想讓朱樉擔任宗人令,現在朱樉直接關入宗人府反省,多半是朱棡擔任宗人令。
朱棡和朱樉,非常不對付!
接下來,京城可是有好戲看了。
萬一朱棡發狠,暗中放進去幾個江湖俠客,再把責任推給錦衣衛……
沈煉陡然一驚,心說六扇門接下來多半會出事,通知師兄弟趕緊跑,找個地方辦案子,半年之內彆回去。
淦!
我總覺得朱棡會玩個大的!
我還覺得老朱想要玩個更大的!
沈煉下意識的伸手亂抓,抓到靳冰雲冰涼的小手,稍稍撫平了心緒。
靳冰雲眼神傳信:“你很緊張?這是怎麼了?難道出了問題麼?”
沈煉回了個眼神:“隻是感歎我的好運氣,年前肯定不回金陵。”
“金陵會出大事麼?”
“很有可能!”
“你猜是什麼事?”
“很大很大很大的事兒!”
沈煉想到了老朱的某個壯舉。
由於特殊的原因,某件事似乎延後了好多年,現在很可能要發動了。
沈煉腦海中浮現出三個大字。
——廢!宰!相!
……
長安的世家大族快瘋了。
太子剛剛到達長安,便用雷霆手段處置秦王,送到京城,關入宗人府。
接下來會做什麼?
會不會大開殺戒、大肆株連?
一邊擔憂,一邊暗罵沈煉,還特麼說是無意到來,你就是這麼無意?
他們的擔心很有必要,在那場兄弟談話中,朱樉交代了全部情況,哪些家族朝三暮四,哪些家族暗中與蒙元瓦剌有勾結,哪些家族本就是臥底。
朝三暮四是大家族的本性,這些人需要好好敲打,讓他們老實點兒。
勾結異族的有些需要處理掉,有些需要欲蓋彌彰,以此來迷惑異族。
本就是臥底的那些家族,同樣需要處理掉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並把他們留下的好處,分給彆的家族。
這些事情說白了就是兩個字
——製衡!
沈煉隻能說些理論,具體該怎麼做就不懂了,朝堂的事,如果不是某些曆史大事件,沈煉很難提前預知。
沈煉隻能感覺到危險。
這是來自武者的危機感應。
朱標和史豔文做的熱火朝天,沈煉則是徹底閒了下來,抓人有錦衣衛,殺人有東廠,幾乎用不著沈煉。
忘了說了,陪同保護的錦衣衛,仍舊是盧劍星,東廠來的不是靳一川。
靳一川已經脫離東廠,成為朱標的貼身護衛,地位稍遜於鐘元,護衛名冊上並非靳一川,而是改名馬風。
東廠靳一川已經死掉。
活著的是大內侍衛馬風。
倒不是照顧米蒼穹的麵子,而是東廠的經曆實在是不好聽,洗白黑曆史最好的辦法,就是換身份重新來過。
靳一川想用乾淨身份,把心愛的人娶進門,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靳一川的空缺由馬進良補足。
米蒼穹給沈煉傳了一封信,表示這件事我不追究,東廠的痕跡,我會幫他徹底抹去,但師門決戰之時,咱倆要一招決勝負,看看誰的武功更強。
沈煉自然不會拒絕,沈煉早就想試試米蒼穹的“朝天一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