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很少說話的周恨卻道“敢說這件事的,基本已經被殺光了。”
“怎麼了?你說說,反正這裡沒外人,天勢宗也一直不鳥朝廷。”於平問。
周恨道“你應該知道,太寧帝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也就是前三位太子,都死了吧?”
“知道啊。”
“他的大兒子,也就是第一太子,莽夫一個,在太寧帝登基時,為了維護太寧帝,第一個將屠刀對準皇室。他殺了多少皇室的人,不太清楚,但人送外號‘大義太子’。當年凡是反對太寧帝的皇子皇孫,一半是他親手屠掉的。”
“這事聽說過。”於平道。
“等太寧帝平定諸王之亂後,大量禦史彈劾第一太子。身為大權在握之人,又得太寧帝暗許,第一太子怎麼可能不犯錯?勾結罪王、窩藏罪王妻妾等罪名一出,誰也救不了他。最終,他遭太寧帝圈禁。那等人物,哪裡受得了這個氣,最後在家中自裁。臨死前,連呼三聲‘我未負你,是你負我’,傳遍全城。事後,眾人稱讚今上賢明,未對諸王趕儘殺絕。”
於平沉默。
周恨繼續道“第一太子薨後。第二太子帶著太寧帝的王命旗牌,掃蕩大齊各地的反王殘餘勢力、舊黨勢力和一些不聽話的門派,殺得天下與江湖腥風血雨,怨聲載道。因為他所過之後,往往幾路人家一起送葬,因此人送外號‘十路太子’。第二太子平定天下隱患,回朝後,得到封賞。但被人舉報夜穿黃袍,私蓄死士,並在一些州府培育勢力。在被抓捕時,他大呼冤枉,拚命逃跑,最後力戰而死。事後,眾人稱讚今上賢明,未對天下趕儘殺絕。”
“這件事也聽過。”
“至於第三太子,遠比前兩位謹慎理智。但,在他擔任掌衛使之後,卻不得不對百官動刀,肅清朝廷,立下赫赫功勞,但也因此得罪了幾乎所有勢力,成為孤臣。之後被誣陷私通後宮,遭遇圈禁,生生氣死。事後,人人稱讚今上賢明,未對百官趕儘殺絕。”
李清閒之前聽過這些傳聞,現在再次聽起,背後竟冒出冷汗,打濕衣衫。
他本能地摸向乾坤鐲,看向裡麵。
於平不寒而栗,縮了縮肩膀脖子,低聲道“原來這叫獻子皇帝啊,細細一想,今上果然乾綱在握,無比聖明啊。”
李清閒淡然道“身為臣子,不可妄議君父,下不為例。”
周恨道“下次注意。”
於平道“我前一陣在夜衛聽到風聲,說今上想要大將軍王回京,擔任監國。”
三人相視一眼,沉默不語。
三人慢慢走向宿舍,路上又見到沿著階梯向上蛙跳的李神體。
於平疑惑道“周大人,這人到底是修命還是修武?”
周恨看向李神體的背影,道“我不懂修命,但此人氣血旺盛,隻要修武,瞬息便可凝聚內氣,入品。”
“侯爺,他是不是在用煉體來掩飾自己的命修?”於平問。
李清閒搖頭道“說不準。之前有人說過,此人長年累月在煉體,房間裡沒有一本書,也不去聽命術課,不與老師同窗交流,每天除了煉體就是吃睡,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學習和修煉命術。”
“真是個怪人……”於平小聲嘀咕。
李清閒看了看天色,道“你們先回去,我去跟青川師姐告彆,明日咱們便下山,前往古玄山,詢問群雄令的事。”
“也就您敢想了,這東西價值連城,古玄山除非遭遇滅門,否則不會拿出來。”
“天無絕人之路,試一試,總勝過原地踏步。”
“可很多人試過了。”
“既然沒有天地大道證明這件事不可能完成,那就還有可能。”
“您心真野,怪不得您能走到現在。”於平道。
周恨看了一眼李清閒,慢慢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