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奧什前後用了大約20分鐘,仔仔細細的看完了絮歇檔案中的教育與軍事履曆,尤其是安德魯對這位年輕將領的高度評價後,布列塔尼軍團的總指揮奧什隨即接受絮歇準將,作為自己的主要助手之一,也是軍團的代理參謀長。
“安德魯,我還有一個疑惑。”
奧什望著安德魯,問道:“你為什麼不繼續等待那一條大魚上鉤,卻要在第二批流亡軍登島後,就指示我發動全麵反擊。”
奧什所說的大魚,就是路易十六的王弟阿圖瓦伯爵,也是保王黨認定的路易十八普羅旺斯伯爵)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因為現如今的路易十八並沒有子嗣,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了。
軍情局已提前掌握皮塞與英國軍方共同擬定的軍事方案,其中貴族流亡軍的登陸基伯龍半島將分為三批:
首先,是皮塞本人和赫維利伯爵帶領首批四千人;然後,就是年輕的索布勒伊侯爵帶領的兩千人;最後一批,將是王弟阿圖瓦伯爵帶領一萬多英國正規軍士兵上岸,繼而指揮所有的保王軍作戰。
從軍事上來說,如果能等到阿圖瓦伯爵和一萬多英國正規軍登陸之後,共和國軍隊再將加其聚而殲之,可以獲得最大的戰果。
然而,安德魯給予奧什的“建議”,卻是在索布勒伊侯爵帶領第二批流亡軍登陸之後,就可以著手反擊了。
“我的朋友,原因很簡單,你是從軍事立場來考慮戰果大小,而我需要從政治角度來分析利弊得失。”
對此,安德魯直言不諱的解釋道:“比起激進保王黨人的領袖,脾性暴躁,胸無城府的阿圖瓦伯爵,他的兄長,那位支持寬容君主主義的路易十八才是共和國最有威脅的敵人。”
事實上,路易十八是一個比哥哥路易十六。更聰明也更有決斷更有手腕。當然也更加毫無原則的國王。
後世曾有人說他專注於恢複舊時代的波旁王權開明君主製),走曆史倒退的步伐,不顧“大小布爾喬亞”的福祉,隻知道對保守派勢力卑躬屈膝,是個十足的軟骨頭。
但在另一方麵,當拿破侖和他的第一帝國縱橫整個歐亞大陸,無人敢與其爭鋒的時候,唯有路易十八從不在拿破侖麵前低頭。他的桀驁不馴、執著贏得了許多對拿破侖卻敢怒不敢言的各國君主的高度評價。
穿越者甚至相信,如果路易十八有子嗣,並得到他的“言傳身教”,複辟的法國波旁王朝或許可以存在的更久。
反倒是阿圖瓦伯爵,後來的那位查理十世,根本就是一個典型的“豬隊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查理十世繼位沒有幾年,就徹底摧毀了路易十八苦心經營的大好局麵。
正是有了這種政治上的考量,安德魯寧可讓阿圖瓦伯爵活得更久一點。因為他給予哥哥路易十八造成的傷害,遠大於對共和國造成的損失。
“……基於此,如果我們除掉了阿圖瓦伯爵,反而是給那位路易十八幫了大忙!”安德魯如實解釋道。
聽到這裡,奧什也隻能無奈的點了點頭。那是他非常清楚,眼前曾經的“警察小兄弟”,共和國的將軍,已成長為一名不折不扣的獨裁政客。後者還始終強調:“一切軍事方案必須服從於最高的政治路線”,而不是反過來。
“英國人呢?你不是說要儘一切可能消滅英國軍隊。”奧什再度問道。
那是軍事情報局宣稱,第三批登陸基伯龍半島的英國陸軍或許有1.2萬人。而在1795年,英國的常規陸軍數量也不足8萬。
對於奧什不服氣的反駁,安德魯笑了笑。他起身來到奧什身邊的茶幾旁邊,用手指蘸了一點水,就在桌麵上隨意勾勒出一副大致的法國地圖。隨後,安德魯點了點現如今法國東北邊境的一處,說道:
“等到明年,也許是後年,萊茵軍團、美因茨軍團,以及由摩澤爾軍團改編的德意誌軍團,它們的重點打擊目標,就將是它漢諾威公國,英國最忠誠的盟友。”
奧什很是驚訝問:“那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會同意你的軍事方案嗎?”
安德魯搖了搖頭,說:“威廉二世老謀深算,當然不會同意,但他的繼承人,我的那位同父異母的兄弟,未來的威廉三世,應該不會放棄這一塊嘴邊的肥肉!而且我還會讓外交委員會做出公開承諾,隻要普魯士人一同出兵,我們將共同瓜分漢諾威公國。”
當然了,安德魯所說的“我們”,並非是普魯士和法國,而是普魯士和魯爾公國。因為安德魯已向西班牙和普魯士的外交官承諾過,法蘭西在東部的疆域,僅限於萊茵河左岸與阿爾卑斯山西麵。
至於攻打漢諾威公國,不僅是要打擊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更是要割裂普魯士與英國的關係。
因為情報部門獲知,他的那位便宜生父,威廉二世派出密使造訪倫敦做“破冰外交”,試圖改善與英國人的僵硬關係。
然而,英普兩國的這種和解嘗試,明顯不符合安德魯,更不符合法蘭西的國家利益。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