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的時候,外交部與軍情局分彆從不同途徑加以證實,小皮特和他的內閣已成功說服了英國下院與國王喬治三世,繼續支持歐洲大陸的反法同盟作戰。
為此3年內,英格蘭銀行將向奧地利、瑞典、瑞士等盟友,以及貴族流亡勢力,提供不低於五百萬英鎊的軍事援助。而在另一時空裡,英國人的軍事援助也不過三百萬英鎊。
這倒也罷了,英國人錢多這是事實。
下一個問題,是聖路易斯安娜總督府那邊向巴黎的中央政府發來了多個求援信息。因為最近有種種跡象表明,英國部署於北美洲及加勒比的海軍艦隊,準備向新奧爾良發動進攻,傳聞要一舉摧毀法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最大城市。
如今用法國海軍與英國艦隊拚比海上武裝力量,顯然是以卵擊石的做法,除了裡舍裡和敘爾庫夫的私掠艦隊偶爾能給英國海軍製造一點小麻煩外,法國海軍的大部分時間裡,似乎隻能躲在有海防要塞保護的土倫、布雷斯特、瑟堡等海軍基地裡。
基於此,安德魯針對英國的反製手段,當下就隻有一個,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片領土,漢諾威公國。
當攻下美因茨之後,法軍在萊茵河的戰略重心將放在漢諾威公國方向,從而迫使英國艦隊放棄襲擾新奧爾良與聖路易斯安娜。
為此,安德魯已代表督政府借助第三國外交官,向英國內閣發出了最強硬的警告,一旦英國入侵聖路易安娜,並炮擊新奧爾良,那麼督政府就將派遣30萬法國軍隊全力攻打漢諾威公國,並將那裡的所有英國人,以及聽從英軍指令的漢諾威官兵,統統趕到波羅的海裡喂魚。
第三個,是來自退役老兵的問題。
從1794年的10月開始,前期的軍委會,以及後來的總參謀部和陸軍部,都在致力於做一件事,那就是借助建立預備役製與國內軍區製的方式,大幅度的裁減共和國現有的百萬大軍,繼而讓龐大的軍費開銷降下來,緩解國內財政壓力。
等到1795年9月下旬的這一年裡,共和國正規軍的總兵力,已從高峰時期的105萬人,成功下降到80萬左右。
由此看來,節省軍費目的的確達到了。隻是那些參與過戰爭的二十五萬退伍老兵在回到故鄉之後,很多人表現出各種的不適應,接著引發了一係列社會問題,甚至是各種惡性案件。
作為穿越者,他當然知道這是退役士兵患上了“創傷性應激障礙”,一種在20世紀七十年代才被正式命名的重大心理疾病。
等到出現這種障礙之後,便不能夠正常的生活。因為退役的士兵大多在戰場上都經曆過戰友生離死彆的場景,根本沒有辦法忘卻那些痛苦。一旦因為這些事產生了重大的精神疾病之後,常常會是一種醉生夢死的狀態。
各種不好情況的連續出現,使得各省的官員們不斷的致信來自本省的國家議員,以及督政府的執政官們,抱怨退役老兵在家鄉的種種胡作非為。以至於一貫鼓吹削減法軍總兵力的議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不再吭聲,免得被本省的老鄉痛罵。
對此,安德魯在與其他執政官商議過後,拿出了一攬子的解決方式:
首先,讓那些為國獻身的傷殘軍人入駐榮軍院或是軍人莊園。所謂的軍人莊園,專門負責收納那些肢體健全但精神嚴重傷殘,家人拒絕收留的退伍老兵。至於其治療手段,不提也罷,至少不會危及到普通人;
其次,將大部分身心健全的老兵們,組建若乾個半軍事化的建設兵團,並在現役軍官與土木工程師的指揮下,專門從事建造鐵路、公路、橋梁、煤鐵礦井與大型工廠等一係列國家級的重大工程。
最後一點,安德魯不得不放棄了這兩年的大裁軍的計劃。既然軍人的使命與榮譽都存在於戰場,那就繼續發動戰爭吧。
至於軍費問題,大部分就隻能依靠掠奪占領區的財富資源,反正安德魯也不打算將德意誌、瑞士和意大利並入法國。
另一時空的意大利軍團在拿破侖的指揮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就為督政府,貢獻了價值一億裡弗爾的巨額財富;
瑞士那邊,雖然窮一點,但軍情局的調查得知,瑞士聯邦的國庫裡麵也有不少黃金,包括英國人的援助;
至於奧地利,差不多就是個歐洲的狗大戶,一旦成功拿下維也納後,再向弗蘭茨二世勒索一兩億裡弗爾,也應該不在話下。
再算上那些弱小的德意誌諸侯國,上述的東方戰爭所得應該不會少於3億裡弗爾,足夠支持50萬野戰部隊繼續打上3年。
既然50萬大軍的軍費,一旦不屬於現實難題,那麼戰爭的繼續發展,反而還可以促進法國軍事工業的大發展。
尤其是這一階段,雷汞火帽發射藥)與米尼彈相結合的新式線膛步槍,不僅射程更遠、精度更高,而且發射速度可以達到一分鐘3到5發,所謂的4到5發,屬於在不清理槍管的前提下。
這種超越半個多世紀的致命武器,再結合實驗中的6磅與12磅的“安德魯火炮”另一時空的拿破侖大炮),即將顛覆18世紀晚期的歐洲戰爭格局。
此外,還有一個好消息,那是在經過一年的研發後,富爾頓主持建造的螺旋槳式蒸汽船,總算可以磕磕絆絆在內河之上,不間斷的航行五、六個小時,其後就需要停船維護30分鐘。
儘管這距離蒸汽鐵甲艦,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但航行於內河的蒸汽船可以充當運輸船隻,為友軍送去增援部隊和軍需補給。
在理論上,隻要有適應航行的河流,即便是孤軍深入的法軍也不用過於擔心後勤保障的問題。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