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收複洛陽、殲滅匈奴-羯胡聯軍的消息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就在晉軍步騎兵頂著炎炎烈日和夏雨朝著潼關方向狂追,瘋狂收割戰果的時候,神州大地已經因為他們輝煌的戰績而沸騰起來了。
南陽,宛城。
當快馬疾行3百餘裡,將勝利的消息帶到宛城的時候,這座已有6十餘萬人口的城市頓時就爆發驚天動地的歡呼聲,大街上無數人歡呼雀躍,學堂裡1向穩重的先生將書本1卷往旁邊1扔,失態地又跳又跳,1向斤斤計較的小商販大笑著將糖栗子、糖葫蘆、杏子之類的商口撒向歡呼的人群,要與大家1起分享勝利的喜悅。1些老人放聲大笑,自豪地說:
“先有光武帝,再有諸葛孔明,現在又有李丞相,我們南陽就是人傑地靈!力挽狂瀾、再造山河這種大事,還得看我們南陽的!”
馬上就有人反駁了:“胡說!李丞相明明是我們淮的!”
“還有,諸葛丞相是我們襄陽的!”
原本慈眉善目的老人馬上就吹胡子瞪眼睛,就李丞相和諸葛丞相到底是不是南陽人這1極其嚴肅的問題與對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而且這場辯論很快便把越來越多的人卷了進去,最後變成了爭吵。很顯然,雙方都不打算讓步,南陽人認為這兩位丞相必須是南陽的,不接受任何反駁,而襄陽人、淮南人則憤怒地表示諸葛丞相的草廬還在襄陽,李丞相的老家戶口就在我們淮南,怎麼就成南陽人了?太過份了!
嗯,這下有得吵了。
這種爭吵能持續千年之久,而且永遠無法分出勝負。
是的,直到1千8百多年後的今天,南陽人和襄陽人還時常為諸葛亮的戶口到底屬於南陽還是襄陽而爭得麵紅耳赤。
巧得很,1千8百多年之後的今天,洛陽人也時常為司馬懿當初是站在哪個位置指著洛水發誓這1問題而爭吵不休。跟南陽和襄陽誰也不能容忍對方將諸葛亮的戶口劃進自己地盤不1樣,洛陽那邊是誰都不想跟那個晦氣的老不死沾邊,堅決不承認那個老不死當初是站在自己這邊指著洛水放屁的。
江陵、江夏、長沙、豫章等等城市收到捷報的時間稍稍晚了1些,但他們同樣激動歡呼。這些地區有著太多從北方逃難過來的難民,他們時刻都想回到故鄉,現在大軍收複洛陽,殲滅胡人大軍主力,他們終於有希望返回故土了,這怎能不讓他們欣喜若狂!
建鄴收到捷報後的反應則較為冷淡。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睿在拿下整個南方後對江東的態度真談不上多好,尤其是對那些士族,態度簡直稱得上是惡劣。不準鋪張浪費,不準嗑藥發癲,不準兼並土地,不準隱藏人口,不準……甚至直接就將王氏、庾氏、謝氏、顧氏、賀氏、紀氏等等這1大批最頂級的士族門閥連同司馬睿1起打包遷到宛城看管起來,直接粉碎了江東士族擁立司馬睿、偏安江南的美夢。不僅如此,在開打之後為了籌措軍資,他還強行要求江東士族捐錢捐糧,硬生生從江東士族口袋裡榨出了1百5十萬斛穀、3十萬匹絹和2十億錢。江東士族是很富,但再怎麼富也經不起他這樣子榨的,都直接拿刀從人家身上割肉了,還指望江東士族為他的勝利歡呼?
做你娘的春秋大夢!
雖說這個混蛋還煞有介事的給了債券,表示等打完仗,國家穩定了之後1定會連本帶利地償還的,但是用腎結石想都知道,等打贏這場戰爭,這家夥就要化家為國,取代司馬氏這個垃圾家族坐上龍椅,開創李氏王朝了,拿著債條去找皇帝要賬?腦抽了吧!
哦,拿著債條去找皇帝要賬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那都是發生在王朝衰落時期的。去找開國之君要賬?那準是嫌自己命太長,嫌自家戶口本上的名字太多了!
借出去的糧食財帛肯定是要不回來了,1想到這裡,那些被狠狠敲了竹杠的江東士族就心痛得難以呼吸。還為李丞相的勝利歡呼?沒有當街罵娘就算他們養氣功夫到家了!
在1片蕭條的長安。
司馬鄴看著捷報,嗷嗷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