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睿和司馬範便收到了好幾份大禮。
首先是安眾、涅陽豪強送過來的五百多顆雜胡的人頭,以及數十名俘虜。這幫豪強當真把一秒變臉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前一秒還在變著法子往這些胡人手裡送錢送糧送娘們,得知趙固兵敗狼狽逃出南陽後,他們立馬就亮出了刀子,將這些胡人宰了個一乾二淨,將他們的腦袋割下來送到宛城。
翻臉翻得這麼快,一方麵固然是因為這些豪強是牆頭草,哪邊強往哪邊倒,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這些胡人並沒有掌握如何與這些豪強和平共處的技巧,估計做了不少撬人家媳婦的門調戲人家閨女之類的壞事,否則的話那些豪強很可能會和賒旗鎮的鄧氏那樣保持觀望,就算是翻臉頂多也隻是將他們攆走,而不是直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由此可見,和平共處還是很重要的,甭管你占有多大的優勢,在與臣服者相處的時候都不要把事情做絕了,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真要是把事情做絕了,對方翻臉不認人的時候你的下場肯定會很慘的,就比如說這五百雜胡,昨天還呆在城裡享受著豪強們的孝敬,今天就身首異處了,那叫一個慘。
這份大禮讓李睿明顯有點兒生理性不適。這也不能怪他,任誰一大早對著幾百顆血肉模糊的頭顱,心情都好不到哪裡去的。相比之下,第二份禮物就正常多了:五頭長得膘肥體壯的牛,三匹高頭大馬,一百匹精美的絹,以及一些華美的銅器、瓷器。李睿看得眉開眼笑,說:“這位是懂怎麼送禮的!”
負責前來送上這份禮物的正是鄧太公的次子,鄧峰。他陪著笑臉說:“家父對王爺和李校尉神交已久,本想親自前來拜見的,隻是身體不便,沒能成行,特命草民備下這份薄禮前來拜會,還請兩位莫要見怪。”
司馬範繃著一張臉不說話。他當然知道所謂神交已久,隻是生病了不方便前來拜見,那通通都是屁話,說白了,人家就是不把他這個小小的襄陽王放在眼裡,根本就不屑於走這一趟!
這就有點氣人了。
李睿卻是一點也不在意,笑嗬嗬的說:“不會,不會!令尊今年貴庚了?”
鄧峰說:“七十有六了。”
李睿說:“都如此高齡了還主動給我們兩個不爭氣的晚輩送禮物,實在是讓我們受寵若驚啊!王爺,你不是有一株參王嗎?我看你年輕力壯,精神抖擻的,怕是三四十年內都用不著它,不如拿它作為回禮,贈送給鄧太公吧。”
司馬範明顯不情願:“這株參王十分難得,本王還有它用……”
李睿一臉驚訝:“咋啦?你要用?”
司馬範噎了一下……這株參王是作救命用的,他好好的怎麼可能用它!
得到否定的回答後,李睿說:“用不著就拿出來唄,小氣吧唧的,一點也不像個王爺!”
司馬範被他擠兌得沒轍了,隻好拿出那株參王作為回禮,同時又給了提著人頭前來投誠的豪強一些財物以示嘉獎,把他們給打發了回去。
等把人打發走了之後,司馬範衝李睿抱怨:“人家明顯就是不願意過來拜見我,才讓人隨便送了點東西過來敷衍一下,對這種人,隨便給點東西打發一下就得了,你還讓我把參王拿出來作為回禮,你是不是太大方了!?”
李睿翻了個白眼:“人家一大把年紀了,派人送禮物過來給你,你作為後輩回個禮不應該啊?”
司馬範說:“隨便回贈幾匹錦緞之類的東西就行了,乾嘛要讓本王回贈參王?敢情不是你的東西,你不心疼啊?”
李睿撇嘴:“隻是送出一支人參就把你心疼得直跳腳了,這麼小氣,怎麼乾大事業啊?”邊說邊搖頭,一個勁的歎著氣,然後……
然後麻溜的帶兵出征了。
司馬範讓他氣得直瞪眼:“他怎麼敢這樣嘲笑我!他怎麼敢這樣嘲笑我!”
賈攸神色複雜的看著他,說:“王爺,不光是李校尉,連我也覺得你太過小氣了。”
司馬範:“……”
這日子沒法過了!
鄧峰帶著禮物,快馬加鞭的回到塢堡裡,將禮物呈給鄧太公。
鄧太公打開盒子,見裡麵居然躺著一支大拇指那麼粗的、品相上佳的參王,不禁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問:“你見到襄陽王後,襄陽王態度如何?細細給我說來。”
鄧峰便將見麵後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向鄧太公道來。
鄧太公聽完後問:“你是說,襄陽王神色明顯不悅,那位李校尉卻笑容滿麵,得知老夫年過七旬還一再要求襄陽王拿出參王作為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