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調撥之後,三個人麾下的兵力構成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李睿麾下的兵力為二千二百烏桓突騎、七千禁軍重裝步兵,共計九千二百人,再加上將要以三千鮮卑戰俘為基礎改編的第二支突騎部隊和他的親兵以及勤雜兵,總兵力將達到一萬四千人以上。
北宮靜麾下的兵力為一千五百具裝重騎、四千多涼州步兵和五千多禁軍步兵,再加上勤雜兵和親兵,總兵力怕是要超過一萬三千人;
司馬範麾下的兵力構成就最雜了,除去他麾下那批荊州老兵之外,還有禁軍係統的強弩、積弩、積射、射聲、常從、冗從,以及從李睿那裡要過來的秦騎,光是看這些番號就能看到你頭暈。他這一部兵力最為龐大,多達一萬五千餘人。
羊繡麾下的兵力構成為自家私兵五百人、越騎七百人、武騎八百人,稀裡糊塗的居然讓她擁有了兩千名騎兵,實力也算是相當雄厚了。
此外就是將領調配問題。
司馬範將在虎牢關之戰中表現出色的蕭育要了過去,提拔為自己的副帥,等到天子登基後將正式封他為奮威將軍。蕭育的弟弟蕭雲也跟著過去了,他沒有自家哥哥那麼牛,但是也是勇猛善戰,箭術劍術都十分了得,等到天子登基,一個校尉是跑不掉的。不過,光是這兩個還不夠,遠遠不夠,禁軍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在永嘉二年經曆了一場大清洗,老烏龜司馬越將大量身經百戰的禁軍將領、軍官裁撤掉了,換上自己提拔上來的人,而他提拔上來的那些將領和軍官能力大多都不怎麼樣,能被提拔上來,僅僅是因為對司馬越忠心而已。失去了大量經驗豐富的將領和軍官對禁軍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這也是往日所向披靡的禁軍在寧平城之戰中不堪一擊的重要原因,沒有合格的將領和軍官,更沒有一個敢於擔責的人出來統領全局,還打個屁啊!
好在經曆了這場長達一個多月的大戰後,那些將領和軍官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勉強能用了。如何招募和培養更多優秀的軍官將領,依舊是個大問題,隻不過現在這個問題並不是很迫切了而已。
北宮靜則是原班人馬,達奚焰、張宣、李烈、羌昱、裴悅,還有尚未歸隊的張雄,這些優秀的年輕將領足夠搭起一套完備的指揮係統。哪怕李烈將要離開這裡,啟程前往千裡之外的臨淮國,她也不怕沒人用,幸存到現在的黑鷹劍士個個都是人才。
李睿就頭大了。
手下人才最為匱乏的就是他。
這也不能怪他,他來到這個時代才多久啊,根本不來不及培養嫡係好吧!眼下他能用的人也就曹虎、羊智、羊勇、周瀾、許國、諸葛鈞等等這幾個,這幫貨論武力值還是不錯的,讓他們帶幾百號兵衝鋒陷陣也絕不含糊,可是讓他們指揮一兩千人,那可完犢子了,肯定得亂套!而異力軍的唐蛟和虎步營的熊猛跟許渾那貨是一個路數,顱腔裡沒長腦,全用來長肌肉了,指望他們獨當一麵指揮幾千人馬廝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怎麼指揮他們就怎麼打,你不指揮他們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打!
這可就夠蛋疼的了。
不過,他有一個司馬範都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臉皮夠厚。他不會指揮大兵團不要緊,北宮靜會啊!實在不行,可以讓北宮靜幫他指揮嘛!
“那我們先前在南陽組建的那兩支部隊應該怎麼處理?”司馬範忽然問。
李睿知道他指的是什麼。幾個月前他們拿下南陽,招降了五萬王如叛軍,從他們當中揀選最為精壯悍勇的勇士組成了兩支部隊,一支是荊州兵,共八千人;一支是關中兵,共七千人,這兩支部隊都訓練了好一段時間了。不過如今的南陽顯然是養不起這麼多軍隊的,北宮靜、李睿、司馬範、羊繡四人麾下的兵力加起來便多達四萬了,再加上這兩支部隊,非把南陽吃垮不可。但這兩支部隊訓練了這麼久,已經打下了很不錯的基礎,就這樣解散未免太可惜了,要知道,一支軍隊解散容易,解散之後再把他們湊起來並且保持解散前的戰鬥力,可就難了。
李睿也頭疼不已,望向北宮靜:“那兩支部隊已經訓練了好幾個月,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就這樣解散的話太可惜了,留著的話又養不起,你說該如何處理?”
北宮靜沉吟片刻,說:“留著吧,讓他們一邊屯田一邊保持訓練,以後部隊減員了,就從他們當中挑選能力出眾者補上。”
換句話說,就是將這兩支部隊當成預備師這一類部隊了。所謂的預備師,說白了就是大奶牛,各部隊減員了就從他們那裡挑人過去補充。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也要上前線去跟敵軍玩命的,抗戰中就留下了無數預備師浴血奮戰的記錄。
李睿覺得這主意不錯,點頭:“那就留著吧。宛城也得有人守一守,讓大批身經百戰的老兵去守城太可惜了,讓他們來守剛剛好。”
於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下來,保留這兩支部隊充當預備隊,平時屯田,農閒時訓練,有需要的時候從他們中間挑選能力出眾者補充進野戰部隊,同時讓他們負責拱衛宛城。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李睿、北宮靜、司馬範以及北宮純這些人的應該放到什麼樣的位置去?
西晉那套官僚體係讓人極度無語。秦末、西漢末、東漢末雖然亂,但都是群星璀璨,無能的朝廷玩完了,無數英雄自四方湧出,用自己的熱血書寫一曲曲烽火離歌,最終迅速在廢墟之上重建一個更強悍、更具活力的新王朝,這才是中國人一貫的劇本。然而西晉卻是個例外,它崩盤之後簡直就是萬馬齊喑!
你說是不是見鬼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