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要低調小心點。
今日她出門,客棧的小二就多看了她幾眼。
大概是身為女子,又孤身一人,總覺得有些奇怪吧。
無奈,楚月隻能假借傍晚觀月。
上演了一場睹目思人的戲。
不過偷梁換柱,將思念的人換成了自己夫君。
說是夫君來京賣貨,自己太過想念,千裡迢迢追了過來。
這才打消了一些小二的疑慮。
可是楚月不知道的是,前天逢月十五,是上香的日子。
禮部尚書的夫人今攜女從山上祈福回來,中途有事耽擱了一下,經過此客棧時,隨行的嬤嬤恰巧看見了楚月望月之景。
當時那個嬤嬤就麵露疑慮:這位小姐,怎麼跟自家小姐長得那般像?
雖然她看起來麵容粗糙,衣服破舊。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和小姐相似。
但那神情,姿態,就像另一個自家小姐。
因為天色已晚,本就耽擱了事情。
嬤嬤按下懷疑,不動聲色,繼續趕路。
一直到回到府上才跟夫人稟報了此事。
何夫人一聽,先是不以為然,長得相似又不是什麼大事,天下人這麼多,總有相似之人。
更何況自己女兒出落得落落大方,出水芙蓉,美人都是有幾分相似的,何須如此緊張。
可她的女兒,紀婉柔卻不這麼想。
她從十多天開始,就覺得莫名心慌。
總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可是一直也無事發生。
原本每年上山祈福,都是母親自己去的。
今年她隨行,也是因為實在慌亂惶恐,乾脆上山一同祈福,順便給自己求個平安。
還有小半年,她就要和左都禦史大人的嫡長子成婚。
兩家聯姻,更進一步。
她惶恐,希望不要出任何意外。
不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族。
紀婉柔憋不住,決定起身去尋母親。
到軒亭院時。
恰巧嬤嬤還在跟何夫人解釋,此女子並非那種眉眼間的相似,而是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
她說,自己也算是紀府的老人了,如果沒有強烈的疑惑,也不會上報此等小事。
小姐是自己親手帶大的,那個女人所帶來的熟悉感,絕對不是相似這麼簡單。
就仿佛自己,也曾經照顧過她……
紀婉柔站在旁邊聽完了嬤嬤所說的話,心中就像打鼓一般更加雜亂。
她眉頭一皺,走到母親身邊,溫溫柔柔行了個禮:“母親,我這幾日總覺得不安……不如,一同去看看吧。”
嬤嬤見大小姐也這麼說,跟著勸說:“夫人,調查一下也不費什麼事,不如查查看。”
“若是老奴過於緊張了,倒也罷了,但若是真有蹊蹺……”
嬤嬤不敢怕後麵那句話補充出來。
但何夫人已經聽懂了她的意思。
她是說,天底下若是有如此相似的人,要麼是緣分,要麼是血親。
若真是這樣……
何夫人眯起了眼睛。
這紀府會有一場災難啊。
她畢竟是紀府的夫人,沒有那麼容易慌亂。
她想了想,將事情理順。
自己丈夫雖然是靠著自家的關係才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但這朝堂中,誰又沒有幾分關係?
不都是這麼相互扶持幫忙,才有了今天嗎?
她不太相信自己丈夫這麼愚蠢,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就算是真養了外室,也不應該留下個孩子。
這被仇家,敵家知道了,得造成多大的麻煩?
所以……
何夫人先看了看嬤嬤,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紀婉柔。
思索了片刻,各種思緒在腦中百轉。
她伸出手牽住紀婉柔,擔憂地看著她:“會不會是因為婚期將至,你有些緊張。”
紀婉柔雙眼朦朧。
她也不是什麼無腦任性之人。
從小接受的教育配套和認知水平,讓她絕對不會是一個由著情緒行事的傻子。
說實話,她一開始也覺得自己可能是緊張了。
畢竟是第一次結婚,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安。
但是,左都禦史大人的嫡長子謝嘉澤可以說是同期公子中較出彩的那幾位了。
自己嫁於他,萬般不會受委屈,且又保證了家族的利益。
屬於喜上添喜。
自己不應該緊張。
何況前幾個月,母親還偷偷讓她見過謝嘉澤一麵。
一表人才,翩翩公子,當時她就羞紅了臉。
更加不可能緊張,反而有些期待。
所以她篤定,自己一定是彆的原因。
紀婉柔思索了片刻,搖了搖頭:“母親,女兒非常慌亂不安。”
“心跳得厲害,總覺得不安定。”
何夫人蹙起柳葉眉,眸中生出了幾分擔憂。
“你在意這位女子?”
總說若是血親之間必有說不清的聯係。
紀婉柔搖頭後又點頭:“非也,我隻是找不到自己慌張的理由,有種像是有什麼事要發生了但無法預知無法掌控的剝離感……”
“……就像。”紀婉柔微微眯眼:“我被丟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周遭全是我不認識的人。”
“然後,我茫然地走在路上,他們都看著我笑,我卻不知道在笑什麼……”
何夫人沒說什麼。
她望了望屋外,已經天黑了。
院子裡點上了燈,每隔幾米就有一盞燈。
暖橙色的燈光倒照得院子幾位彆致。
“那就去看看。”何夫人當機立斷:“李嬤嬤,你去安排一輛小車到後院,然後派人先去和那家客棧的店家說清楚,要一間房,就在那位姑娘旁邊,不發出任何異響。”
“事情要做得小心,現在到處在抓穿越者,彆引起他人誤會,你辦事一向老成,這件事你親自去辦。”
“半個時辰後,我和婉柔會從後門出發,你不並回府,就在客棧門口接應我們。”
“現在各家的探子都藏在大街小巷,彼此行事務必萬分小心,彆被捉了錯處。”
何夫人眼眸閃過一絲陰鷙。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同床共枕的丈夫,而是……
若是被敵家知道此事該怎麼辦。
所以,就算那女子不是,她也會殺了她。
就連李嬤嬤都覺得像,若是被其他人看到,借機行事……
後果不堪設想。
ps:此文主要想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普通人到了古代能怎麼辦。
我是自我帶入了,我會的都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感覺會被餓死。
古時候基本上是一夫一妻製,並不鼓勵納妾。
例子很多,從春秋戰國時的晏嬰,孔、孟,漢朝舉案齊眉的梁鴻,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唐朝的房玄齡、魏征、王維,宋朝的司馬光、王安石、嶽飛。明朝的李東陽、於謙、嚴嵩,還有大明皇帝朱佑樘。納妾真正成為社會風氣是在明後期以後,但是清朝也有總督鄂爾泰不納妾,曾國藩隻納過一個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