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9日。
距離任務時間還剩下80天。
紅星機械廠,一車間。
機器的轟隆聲伴隨著乾燥熾熱的空氣讓在這的人不自主的抹著汗水。
而在車間中間處,擺放著一座由鈦合金組成的飛機骨架。
這就是最近這段時間來,機械廠做出來的成果。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完成任務應該不在話下。
但實事並非如此,因為越往後,事情會越多,問題自隨之而來。
而現在,考驗工人的時候到了。
楊小濤來到車間後,就在查看飛機油箱的製造。
因為飛機的油箱設計是整體的,也就是跟飛機骨架是個整體,所以在製造時要將油箱完整契合進去。
而且考慮到油箱要承受的高溫,這次使用的材料分成兩層。
外層自然是不鏽鋼了,內層楊小濤選擇使用鈦錸合金,然後再將做好的鈦錸合金內層放進去。
整個製造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規定,最後放進去後,能夠做到嚴絲合縫。
至於鈦錸合金,雖然產量不多,但這時候不用啥時候用?
“楊總,這油箱外層加工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可要將內層放進去,還要做到嚴絲合縫的放進去,有些難。”
張冠宇將楊小濤請來,自然是有問題解決,便在一旁解釋著。
“難在哪裡?”
楊小濤開口問道,張冠宇指著正在加工的油箱,“楊總,這連接處是個問題。”
“按照您說的,這次飛機連接使用的都是熱鉚接,咱們的同誌用了不少辦法,但.”
“您來看。”
張冠宇感覺說起來有點難,於是就帶著楊小濤來到一旁加工好的油箱前,“您看,這還是鉚接的地方。”
說著張冠宇伸手摸了下,楊小濤也伸手試試。
裡麵有個突起。
“楊總,這種突起有不少,如果按照我們的設計,內層進去的時候,這些突起會起到阻礙作用。”
楊小濤站起身來,然後看看左右,“老王呢?叫過來問問,有什麼好辦法。”
沒一會兒,王旭山跟秦明幾個過來,隨後了解情況。
“楊總,沒彆的辦法,就隻有一個,磨。”
“磨?”
“對,磨平了就行。”
王旭山給出自己的意見,可張冠宇聽了搖頭,“這要是磨平了,怎麼能固定住?”
秦明在一旁說道,“所以這鏈接的時候,就得多點力,最好打進去一塊。”
“這不是辦法!”
張冠宇立馬否定,“這樣會影響牢固性,而且搞不好就會造成燃油泄漏。”
楊小濤想了會兒,然後對著外麵執勤的人喊道,“去個人,將木材廠的周升紅周廠長找來。”
外麵的警衛立馬跑出去。
“老周這人對這方麵了解的多,聽聽他的意見。”
幾人點頭。
沒多久,周升紅就從四車間跑過來。
如今機械廠忙的事情太多,裝甲車的訂單一直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南邊的戰鬥有關。
加上西邊的幾個加盟國嘗到了夔牛裝甲車的甜頭,所以生產任務一直都有。
周升紅直接將木材廠的人分成兩批,一批人在機械廠幫忙,一批人負責木材廠的運轉。
一個月一輪換,安排的妥妥當當。
至於他這個廠長,也是隔三差五的過來。
今天正好在機械廠,就被楊小濤叫了過來。
“楊總,您找我?”
周升紅一來就湊到楊小濤跟前。
這段時間,看著機械廠各個分廠都派人來幫忙,參與飛機的生產製造,他這個木材廠的廠長也想著出一份力,立點功勞。
可這大半個月過去了,一直都沒他們木材廠的事,讓他心裡焦急的同時,又有些無奈。
誰讓他們是一群木工呢。
跟鋼鐵材料打交道,真不是他們的特長。
“老周,找你來有件事要你解決。”
“楊總,您直說。”
楊小濤領著來到油箱前,指著裡麵說道,“你試試裡麵的鉚釘,這點是突出的,我們需要一個平滑的麵。”
“你想想辦法,有沒有其他的連接方式,能夠避免這種情況。”
周升紅在一旁思索了會兒,這才笑笑,“楊總,這事一時半會兒我也想不到,要不我去找找人,大家一起想想?”
“行,不過要快,咱們沒那麼多時間。”
“你放心,明天下班前,給你答複。”
說著周升紅轉身就往外跑,那速度看起來跟個青年似的,更能感覺身上的那股興奮勁。
“這個暫時交給老周,其他的進度怎麼樣?”
楊小濤再次詢問張冠宇進展情況。
“楊總,基本上能夠按照計劃進度進行,估計再有二十多天,就能將骨架全部做出來。”
“對了,您沒去二車間吧。”
“沒有,那邊的機床做出來了?”
張冠宇點頭,“昨晚上我走的時候過去看了眼,他們正在那邊組裝呢。”
“估計這兩天的事情了。”
“要是有這台機床加入進來,咱們的進度還能再提前些。”
楊小濤深吸一口氣,“好,這邊你把握好進度,還有要注意工人們的身體狀況。我聽說老劉他們帶病上崗?”
“對,老劉、老侯他們應該是累的,身體虛,結果晚上一吹涼風就倒下去。”
“讓同誌們注意身體,不要急於一時。”
“好。”
回到指揮部,楊小濤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半。
隨後看向四周牆壁,上麵不少地方已經貼滿了信息帖。
“曉娥,有金陵和江陵的最新消息沒?”
楊小濤看了眼牆上的信息,跟昨天一樣。
此時,為了工作方便,婁曉娥已經將頭發剪成短發,看上去很是乾練。